【判断题】
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表明在不仅在军事战线上,而且在政治战线上,国民党都打了败仗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抗战胜利后,一些民主党派领导人所主张的“中间路线”实质上就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A. 对
B. 错
【判断题】
内战爆发后,客观形势决定了人民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原先主张走第三条道路的各党派都靠近了中国共产党,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
A. 对
B. 错
【判断题】
1949年9月的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新中国的创建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在新中国参政,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它们不再是在野党,成为了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参加者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
A. 对
B. 错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___为指导思想的党。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邓小平理论
【单选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党在理论上的重大贡献是___
A. 初步界定了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B. 对思想路线进行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C. 在全党范围内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单选题】
党的中央领导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重要性是在___以后。
A. 1935年遵义会议
B. 1945年七大后
C. 1941年延安整风
D. 1997年十五大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二者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是___
A. 共同的理论基础
B. 相同的实践基础
C. 一致的时代背景
D. 解决同样的问题
【单选题】
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创新的思想基础是___
A. 制度创新
B. 科技创新
C. 万众创新
D. 理论创新
【单选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以下说法不对的是___
A. 马克思明确提出远东有其特殊情形,不适合社会主义革命
B.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C. 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为其自身的发展开辟道路
D. 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督查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单选题】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___全会上做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 六届六中
B. 六届五中
C. 五届六中
D. 七届六中
【单选题】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的题为___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 《论新阶段》
B. 《论十大关系》
C. 《论持久战》
D. 《矛盾论》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共识的重要标志是___
A. 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的确立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的提出
C. 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
D. 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实际当中去的思想的提出
【单选题】
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此话蕴含的核心意义是___
A. 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方法,并不具备普遍的指导意义
B. 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一定要依据各国的具体情况
C. 对待马克思主义,只需具体运用,没有必要继续发展
D. 马克思主义为不同国家提供了一套既有的解决问题的模式。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___
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 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 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 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单选题】
党的___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七大
D. 七届二中全会
【单选题】
我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命题的领导人是___。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单选题】
党的___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 遵义会议
B. 七大
C. 七届二中全会
D. 八大
【单选题】
在党的七大上,___代表党中央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邓小平
D. 周恩来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___。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___。
A. 继承关系
B. 替代关系
C. 发展关系
D. 继承和发展关系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___。
A. 毛泽东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其围绕的主题是___
A. 政策和策略
B. 党的建设
C. 新民主主义理论
D. 中国革命和建设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是___
A.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B. 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纲领的提出
C.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D.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提出
【单选题】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中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___
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独立自主
D. 以人为本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___。
A. 实事求是
B. 党的领导
C. 群众路线
D. 独立自主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___。
A.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单选题】
毛泽东精辟的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___
A. 生命
B. 力量源泉
C. 奋斗目标
D. 思想保证
【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___。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张闻天
【单选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是毛泽东同志在___一文中提出来的
A. 《反对本本主义》
B. 《中国革命战阵的战略问题》
C. 《实践论》
D. 《矛盾论》
【单选题】
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___
A. 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 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关系
C. 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单选题】
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核心和突出特点是___
A. 要从组织上建设党,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纪律性
B. 十分重视党的团结和统一问题,正确开展党的思想斗争
C. 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D. 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把作风问题提到世界观和党性原则的髙度
【单选题】
___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A. 毛泽东思想
B. 群众路线
C. 政策和策略
D. 党的建设
【单选题】
___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单选题】
为反对教条主义,1930年毛泽东专门写了___。
A. 《实践论》
B. 《矛盾论》
C. 《改造我们的学习》
D. 《反对本本主义》
【单选题】
在邓小平主持下,党的___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A. 十一届六中全会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十一届五中全会
D. 十二大
【单选题】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的著作是___
A. 《反对本本主义》
B. 《改造我们的学习》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 《论新阶段》
【单选题】
党的思想路线的最初确立者是___。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江泽民
D. 刘少奇
【单选题】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者是___。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刘少奇
D. 毛泽东
推荐试题
【填空题】
106.建立健全市县行社高管人员退出机制,严格落实《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推动形成 ___ 、___、 ___ 的用人导向。
【填空题】
107.___ 指因工作需要变动职务或者调出本系统的,依照法律或有关规定辞去现任职务。
【填空题】
108.___ 指因个人或其他原因,自行提出辞去现任职务。
【填空题】
109. ___ 指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或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职务。
【填空题】
110.___ 指应当引咎辞职或因其他原因不在适合担任现职,本人未提出辞职的,通过一定程序责令其辞去现任职务。
【填空题】
111.市县行社高管人员自愿辞职未经批准,不得 ___。对擅离职守的,视情节轻重予以相应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
【填空题】
112.市县行社高管人员达到任职年龄界限,应当办理 ___手续。
【填空题】
113.申请出国___的人员,按照 ___的原则履行审批手续,不得私自办理签注,不得擅自变更出国___、___等要素。
【填空题】
114.出国___团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为___ ,实行团长或组长负责制。在境外期间,指定专人集中统一保管证照,并备复印件,以备査用。
【填空题】
115.各级农信社机构或部门负责人未经批准擅自出国___的,给予 ___处分;后果或情节严重的,给予 ___处分。
【填空题】
116.考勤管理坚持以下原则: ___ 。
【填空题】
117.员工休丧假,填写《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请休假审批表》,按审批权限办理休假手续。员工直系亲属死亡时,给予 ___的丧假。
【填空题】
118.子女未满 ___ 的女员工,每天有___的哺乳假,具体时间由当事人与所在部门协商确定,在考勤管理部门备案。
【填空题】
119.员工请事假应遵循以下原则:___;事情客观紧急原则;不影响工作原则。
【填空题】
120.员工因故不能正常出勤,原则上须___ 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因 情况确实不能事前办理审批手续的,需在 事后 及时补办审批手续,并提供 相关证明材料 。
【填空题】
121.考勤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对考勤过程中存在的___行为,追究 ___、相关责任人责任。
【填空题】
122.加强和规范省联社管理人员及市县行社高管人员退出实职岗位的管理,必须坚持 ___,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积极稳妥,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要求,推动形成___的用人导向。
【填空题】
123.加强和规范省联社管理人员和市县行社高管入员退出实职岗位管理,应坚持以下原则:___原则;___原则;___原则;___原则。
【填空题】
124.省联社管理人员及市县行社高管人员退出实职岗位,一般包括指以下情形:___;___;___;___;___;其他退出。
【填空题】
125.问责退出-停职检查,停职检查期间,只发 ___ ,停发___。
【填空题】
126.问责退出-撒职。工资按照撒职后级别所在单位___在岗员工的___ 计发。
【填空题】
127.问责退出-开除___。自 ___起停发工资,同时停止缴纳___。
【填空题】
128.问责退出-其他退出。工资按照退出后新确定的___ 计发。其中需离职培训的,培训期间工资按照所在单位在岗员工平均水平的 ___ 计发;培训合格重新安排岗位工作的,工资按照新安排的工作岗位计发。
【填空题】
129.退出实职岗位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由所在___ 具体负责。所在单位要明确退出实职岗位人员的___ 安排,为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要___退出实职岗位人员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和监督。
【填空题】
130.建立退出实职岗位人员___制度。退出实职岗位人员___、履职和廉洁自律等相关情况,纳入年度 ___的重要内容,由所在单位向上级组织人事和 ___ 部门书面报告。
【填空题】
131.岗位轮换要与岗位___相结合,岗位轮换员工上岗前原则上须通过轮换岗位的___并取得相应资格。
【填空题】
132、岗位轮换分为定期轮换和不定期轮换。对___员工应进行定期轮换,对___员工可进行不定期轮换。
【填空题】
133、员工岗位轮换后的薪酬待遇,从岗位轮换后的___起按新岗位重新核定。
【填空题】
134、县级联社人事部门,应于每年初根据本单位岗位轮换周期要求和管理权限,及时提出辖内员工的___,并报经县级联社___审查批准。计划经审查批准后,由县级联社___负责跟踪落实。
【填空题】
135、岗位轮换员工必须进行书面工作交接,并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完成交接,对所管的___等办理移交时,要按规定派员监交,移交情况及有关资料存档备查。
【单选题】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_____。 ___
A. 帝国主义战争的时代主题
B. 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C.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D. 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单选题】
和平和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是_____。 ___
A. 东西问题
B. 南北问题
C. 和平问题
D. 政治问题
【单选题】
邓小平强调,应当把_____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___
A. 东西问题
B. 发展问题
C. 和平问题
D. 政治问题
【单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_____。 ___
A. 理论基础
B. 时代背景
C. 历史根据
D. 现实依据
【单选题】
1956年,随着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波匈事件的发生,_____的弊端初步暴露出来。 ___
A. 苏联模式
B. 中国模式
C. 列宁模式
D. 美国模式
【单选题】
1956年,明确提出_____,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___
A. 以美为鉴
B. 以匈牙利为鉴
C. 以过去为鉴
D. 以苏为鉴
【单选题】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_____。 ___
A. 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B.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
C. 西方国家兴衰成败的实践经验
D.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单选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在 ____。 ___
A. 党的八大
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党的十四大
D.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单选题】
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_____。 ___
A. 党的八大
B. 党的十一届届三中全会
C. 党的十四大
D.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单选题】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 ____。 ___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二大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