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多选题】在CDMA系统中基站导频信号的作用有( )
A. 其信号强度是小区软切换的依据
B. 移动台用它来捕获系统
C. 进行系统注册
D. 提供时间与相位跟踪的参数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多选题】在CDMA 1X系统中,前向容量受如下哪些因素影响?( )
A. 前向链路的容量取决于小区的总发射功率,以及发射功率在业务信道与其它附加信道的分配情况
B. 运动速率不同导致系统解调门限不同,对系统前向容量影响较大
C. 业务类型不同影响设备总的前向容量
D. 小区中心区域,前向干扰主要为多径分量,小区边界,前向干扰主要为邻区干扰
【多选题】
【多选题】 造成室内覆盖区无法通话的可能原因( )。
A. 使用了光纤直放站,搜索窗口设置的太小
B. 无线直放站自激
C. 室内分布系统直接接宏蜂窝.微蜂窝和RRU的分集接口
D. 覆盖区导频污染严重
【多选题】
【多选题】VOLTE 有那些关键技术?
A. SPS 半持续调度
B. 无线承载 Qos 等级标识
C. AMR-WB 语音编码
D. RoHC IP头压缩协议
E. 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DP
【多选题】
【多选题】A3事件要减少服务小区向目标小区切换,可进行如下哪些设置?( )
A. 减小邻区的cellIndividualOffset
B. 增加邻区的cellIndividualOffset
C. 减小服务小区的cellIndividualOffset
D. 增加服务小区的cellIndividualOffset
【多选题】
【多选题】EUTRAN内切换准备失败包括哪几种情况?( )
A. 通过S1口切换时目标站点拒绝来自MME的切换请求
B. 同站小区间切换请求遭拒绝
C. 同站切换源小区没有收到来自目标小区的UE上下文释放请求
D. 通过X2口切换时目标站点拒绝来自源站的切换请求
【多选题】
【多选题】低优先级小区重选判决准则: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UE重选至低优先级的异频小区( )。
A. Sservingcell<="" div="">
B. 低优先级邻区的Snonservingcell,x>Threshx,low
C. 在一段时间(Treselection-EUTRA)内,Snonservingcell,x一直好于该阈值(Threshx,low)
D. UE驻留在当前小区超过1s,高优先级和同优先级频率层上没有其它合适的小区
【多选题】
【多选题】空口信令中,在建立QCI=1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信令中我们可以看到QCI=1的( )关键信息
A. discardTimer
B. PDCP-SN-SIZE
C. DRX信息
D. rohc信息
【多选题】
【多选题】关于LTE上行功率控制,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PUSCH和PUCCH可以支持开环和闭环功率控制,而SRS功控只支持闭环功率控制。
B. 上行功率控制主要包括PUSCH,PRACH,PUCCH和SRS的功率控制。
C. 随机接入过程中preamble发射后如果在指定接收窗口内没有检测到msg2,则认为preamble检测失败,需要再次发射。
D. F_PUCCH(F)-参数由高层配置,不同格式的取值是相对于PUCCH-format-1的功率偏移。
【多选题】
【多选题】在LTE系统中设计跟踪区TA时,希望满足要求( )。
A. 当UE处于空闲状态时,核心网能够知道UE所在的跟踪区
B. 对于LTE的接入网和核心网保持相同的跟踪区域的概念
C. 在LTE系统中应尽量减少因位置改变而引起的位置更新信令。
D. 当处于空闲状态的UE需要被寻呼时,必须在UE所注册的跟踪区的所有小区进行寻呼
【多选题】
【多选题】LTE系统中下行参考信号的主要目的是:( )
A. 下行信道估计,用于UE端的相干检测和解调
B. 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又称为信道探测
C. 时间和频率同步
D. 小区搜索
【多选题】
【多选题】RRC_IDLE状态下UE的行为有( )
A. 网络侧有UE的上下文信息
B. PLMN选择
C. NAS配置的DRX过程
D. 小区重选的移动性
E. 邻小区测量
【多选题】
【多选题】进行RSRP/RSRQ的测量在NB-IOT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
A. 执行上行功控控制
B. 进行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
C. 进行小区切换
D. 判断NB-IOT终端所处的覆盖等级
【多选题】
【多选题】下面属于5G NR下行链路reference signal的是:( )。
A. CSI reference signals
B.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for PDSCH
C. 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PDSCH
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for PBCH
E.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for PDCCH
【多选题】
【多选题】下面属于长PUCCH的是?( )
A. PUCCHformat 1
B. PUCCHformat 0
C. PUCCHformat 3
D. PUCCHformat 2
【多选题】
【多选题】在3GPP Rel-15的第一版本所定义的2种频率范围中,工作频段区间在1GHz~6GHz时支持的子载波间隔是( )。
A. 30KHz
B. 15KHz
C. 120KHz
D. 60KHz
【多选题】
【多选题】关于CDMA 的信道,论述正确的是( )
A. 导频信道占用0 号Walsh 码
B. 95 系统前向包括导频,同步,寻呼和业务信道
C. 寻呼信道在95和1x系统中占用的Walsh是不一样的
D. 1X 系统中的反向导频信道是新增的
【多选题】
【多选题】《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2015年试行版)》要求建立全程全网快速响应的运营服务体系,其中包含( )
A. 无线网优规范化
B. 网络维护集约化
C. 现场维护综合化
D. 客户服务一体化
【多选题】
【多选题】关于LTE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A. RNTP是下行ICIC的一种指示
B. HII是上行ICIC的一种指示
C. RNTP是上行ICIC的一种指示
D. OI是下行ICIC的一种指示
【多选题】
【多选题】GBR和MBR说法正确的有( )。
A. GBR/MBR均用于对GBR承载的带宽管理
B. GBR是承载预期能够提供的比特速率
C. 比特速率超过GBR但小于MBR时,全部通过
D. MBR是承载能够提供数据速率的上限
【多选题】
【多选题】导致安全模式拒绝Security Mode Reject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弱覆盖
B. UE能力问题
C. 异频邻区
D. eNodeB和核心网CN加密模式不匹配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___
A. 敌我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内部的矛盾
C. 中华民族同国际帝国主义的矛盾
D.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多选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阐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主要是指 ___
A. 在人民内部的日常政治生活中,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 在经济工作中实行对全国城乡各阶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C. 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多选题】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做出以下努力,使得中国的大国地位得以初步确立,并改善了国际环境,包括 ___
A. 1954年,周恩来率团参加瑞士日内瓦会议,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政策
B. 1953年,中国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中国确定了自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
C. 1955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D. 1971年,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上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世界大国的地位得以确立
【多选题】
“大跃进”运动失败的原因包括 ___
A. 盲目追求高速度,破坏了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
B. 不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企图依靠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快速发展生产力
C.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
D. 人民群众高涨的热情
【多选题】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是 ___
A.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B.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五一六通知》
C.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的《十六条》
D. 《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
【多选题】
“文化大革命”为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的历史借鉴有 ___
A.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 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C.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D. 必须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永葆党的先进性
【多选题】
1956—1976年的20年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包括 ___
A. 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原则
B.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
C.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多选题】
1956—1976年的20年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包括___
A.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建立
B. 国际地位提高,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C. 文化、医疗、科技事业得以发展
D. 经济得以增长,广大农民和职工的生活比解放初有了很大的改善
【多选题】
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原因,包括 ___
A. “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B. 严重的自然灾害
C. 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D. 苏联单方面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多选题】
1956—1976年的20年中,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改天换地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 ___
A. 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C. 全面确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D. 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多选题】
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毛泽东建立了开创性的、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包括 ___
A. 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建立
B. 领导中国人民,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C. 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 领导中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与独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多选题】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议程是:___
A. 毛泽东致开幕词
B. 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C. 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
D. 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多选题】
在1967年2月抗争中,老一辈革命家同林彪、江青一伙斗争所围绕的主要问题是:___
A. 要不要党的领导
B. 应不应该把老干部都打倒
C. 要不要抓革命促生产
D. 要不要保持军队的稳定
【多选题】
集中反映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理论成果的著作是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论十大关系》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
【多选题】
中共八大提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
A. 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多选题】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是:___
A. 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B. 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
C. 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
D. 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多选题】
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有:___
A. 1967年的“二月抗争”
B. 1972年周恩来提出批判极“左”思潮
C. 1975年邓小平进行的全面整顿
D. 批林整风运动
【多选题】
在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体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文献有___
A. 《论十大关系》
B. 中共八大文献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1957年夏季形势》
【多选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应做到 ___
A. 人与社会的和谐
B. 人与人的和谐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D. 坚持可持续发展
【多选题】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内容有 ___
A. 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科学分析,做出了正确总结
B. 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
C. 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D. 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多选题】
199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大会的重要决策有 ___
A. 做出了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
B. 科学地概括和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 确定坚持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D.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多选题】
党的十三大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的涵义是 ___
A.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上,我们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
D. 正确认识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制定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多选题】
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由此打开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其标志是 ___
A. 邓小平南方谈话
B. 党的十四大召开
C. 党的十五大召开
D. 党的十六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