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2]在间接碘量法中,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___。
A. 蓝色恰好消失
B. 出现蓝色
C. 出现浅黄色
D. 黄色恰好消失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2]用KMnO4法测定Fe2+,滴定必须在___。
A. c(H2SO4) =lmol/L介质中
B. 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
C. pH=10氨性缓冲溶液中
D. 强碱性介质中
【单选题】
[2]溴酸钾法测定苯酚的反应是如下:BrO3+ 5Br- +6H- =3Br2 +3H2O,C6 H5OH+ 3Br2 =C6H2Br3OH+3HBr, Br2 +2I- =I2+ 2Br- ,I2+ 2S2O2-3= S4O2-6+ 2I-,在此测定中,Na2 S2O3与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A. 6:1
B. 3:1
C. 2:1
D. 1:1
【单选题】
[3]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大小取决于___的大小。
A. 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差
B. 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差
C. 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D. 反应速率
【单选题】
[2]利用电极电位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但它不能判别___。
A. 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B. 氧化还原反应方向
C. 氧化还原能力大小
D. 氧化还原的完全程度
E. 氧化还原的次序
【单选题】
[1]已知(φΘAg+/Ag=0.7995V和AgI的Ksp=9.3×10-17。若在I-保持1.0mol/L溶液中,则上述电对的电极电位应是___。
A. -0.146V
B. 0.146V
C. 0.327V
D. -0.327V
【单选题】
[2]25。C时将铂丝插入Sn4+和Sn2+离子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01mol/L的混合溶液中,电对的电极电势为___V。
A. φo(Sn4+/Sn2+)
B. φo(Sn4+/Sn2+)+0.05916/2
C. φo(Sn4+/Sn2+)+0.05916
D. φo(Sn4+/Sn2+)-0.05916/2
【单选题】
[2]在反应5Fe2+ +MnO4-+8 H+=Mn2+ +5Fe3++4H2O中,高锰酸钾的基本单元为___。
A. KMn04
B. 5KMnO4 c.1/8 KMnO4 D.1/3KMnO4
【单选题】
[2]碘量法测定铜盐中铜的含量,利用的反应为:CuSO4+4I-=2CuI↓+I2 , I2+2Na2S2O3→Na2S4O6+2NaI, 则CuSO4与Na2 S2O3的基本单元的关系是___
A. n(1/4 CuSO4)=n(Na2S2O3)
B. n(1/2 CuSO4)=n(Na2S2O3)
C. n(CuSO4)=n(Na2S2O3)
D. n(1/2CuSO4)=n(1/2Na2S2O3)
【单选题】
[1]用高锰酸钾法测定硅酸盐样品中Ca2+的含量。称取样品0.5972g,在一定条件下,将Ca2+沉淀为CaC2O4,过滤,洗涤沉淀,将洗涤的CaC2O4溶于稀硫酸中,用c(KMnO4)=0.05052mol/L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5.62mL,硅酸盐中Ca的质量分数为 ___。已知M (Ca)=40.08g/mol。
A. 24.19%
B. 21.72%
C. 48.38%
D. 74.60%
【单选题】
[3]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___。
A. 滴定开始时
B. 滴定至近终点,溶液呈浅黄色时
C. 滴定至I3-离子的红棕色褪尽,溶液呈无色时
D. 在标准溶液滴定了近50%时
【单选题】
[3]用KMnO4法测定H2O2,滴定必须在___。
A. 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
B. c( H2SO4)=1mol/L介质中
C. pH=10氨性缓冲溶液中
D. 强碱性介质中
【单选题】
[2]下列关于硫酸铈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 硫酸铈标准溶液可直接配制
B. Ce4+被还原为Ce3+,只有一个电子转移,不生成中间价态产物
C. 在酸度低于Imol/L时,磷酸对测定无干扰
D. 可在盐酸介质中直接滴定Fe2+,Cl-无影响
【单选题】
[2]标定KMnO4时,第1滴加入没有褪色以前,不能加入第2滴,加入几滴后,方可加快滴定速度原因是___。
A. KMnO4自身是指示剂,待有足够KMnO4时才能加快滴定速度
B. O2为该反应催化剂,待有足够氧时才能加快滴定速度
C. Mn2+为该反应催化剂,待有足够Mn2+才能加快滴定速度
D. MnO2为该反应催化剂,待有足够MnO2才能加快滴定速度
【单选题】
[2]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测定方法是过量Na2C2O4与试样反应后,用KMnO4标准溶液返滴定过剩的C2O42-,然后求出MnO2含量。不用还原剂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原因是___。
A. 没有合适还原剂
B. 没有合适指示剂
C. 由于MnO2是难溶物质,直接滴定不适宜
D. 防止其他成分干扰
【单选题】
[2]在酸性介质中,周KMnO4溶液滴定草酸盐溶液时,滴定应___。
A. 像酸碱滴定那样快速进行
B. 始终缓慢地进行
C. 在开始时缓慢,以后逐步加快,近终点时又减慢滴定速度
D. 开始时快,然后减慢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查隐患、除危害、保稳定、促发展”专项活动,是从2018年___开始至12月31日结束,分(A)个阶段进行。
A. 11月21日 三
B. 11月20日 四
C. 10月30日 三
D. 11月21日 四
【单选题】
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因查处黑恶类案件,扫黑除恶工作人员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或者本人向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的,公安机关应当对扫黑除恶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___进行评估。
A. 现实性、程度
B. 严重性、需要
C. 紧急性、程度
D. 必要性、需要
【单选题】
采取禁止特定人员接触扫黑除恶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保护措施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___,书面告知特定人员,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接触保护对象。
A. 告知书
B. 禁止令
C. 通知书
D. 通告
【单选题】
1、问责要突出抓住“关键少数”,严格落实___制度,在处理当事人的同时,一并追究相关人员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A. “一案双查”
B. “责任追究”
C. “权责统一”D.“权力制约”
【单选题】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___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C)以上多数通过。
A. 四分之一,三分之二
B. 三分之一,三分之二
C. 五分之一,三分之二
D. 四分之一,二分之一
【单选题】
我国刑法确立的三项基本原则是___。
A.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2)罪刑相适应原则;(3)有罪推定原则
B. (1)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2)有罪推定原则;(3)罪刑法定原则
C. (1)罪刑法定原则;(2)罪刑相适应原则;(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 (1)罪刑法定原则;(2)罪刑相适应原则;(3)无罪推定原则
【单选题】
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___。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___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A. 正在发生
B. 已经发生
C. 将要发生
D. 可能发生
【单选题】
甲欲杀乙,故意将下了毒的饭菜让丙(丙不知情)给乙送去,结果乙吃了下毒的饭菜中毒身亡,甲与丙___。
A. 构成共同犯罪
B. 不属于共同犯
C. 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D. 甲构成教唆罪
【单选题】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___罪行的,以自首论。
A. 已掌握的本人其他
B. 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
C. 还未掌握的他人
D. 已掌握的他人
【单选题】
法院认定案件,应当符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下列哪一项不是“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___
A. 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B. 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C. 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D. 据以定案证据必须都是直接证据
【单选题】
在侦查阶段出现《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中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时,应当___
A. 作出侦查终结决定
B. 作出撤销案件决定
C. 作出不移送审查起诉决定
D. 作出终止侦查决定
【单选题】
下列不符合指定居所执行监视居住的是___
A. 犯罪嫌疑人甲为境外机构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
B. 犯罪嫌疑人乙组织恐怖组织实施杀人的。
C. 城市建设管理局长利用职务便利受贿一千万元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D. 犯罪嫌疑人丁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为非作恶,欺压群众的。
【单选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有相应的具体规定。关于侦查羁押期限的计算,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___
A. 侦查期限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羁押期限。👨
B.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身份不明的,羁押期限自查清身份之日起计算。
C. 对被害人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的重新鉴定的期限计入侦查羁押期限。
D. 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时间计入羁押期限。
【单选题】
M县公安局接到有关陈某、刘某合伙拐卖妇女的报案,依法对报案材料进行立案前审查。M县公安局决定立案的条件是___。
A. 报案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B. 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
C. 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D. 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
【单选题】
传唤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___不得以多次传唤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