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纳税人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填报的信息包括 ___
A. 配偶及子女的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
B. 当前受教育阶段及起止时间
C. 学费支出金额
D. 就读学校
E. 与配偶之间扣除分配比例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BDE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下列情形中,企业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的有___。
A. 支付给独立董事的董事费
B. 支付给职工的过节费和旅游费
C. 支付给供销人员的年度考核奖金
D. 个人独资企业支付给投资者的工资
E. 个人投资者在其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报销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
【多选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下列外籍专家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有___。
A. 联合国组织直接派往我国工作的专家
B. 为联合国援助项目来华工作的专家
C. 根据两国政府签订的文化交流项目来华工作五年以内的文教专家,其工资、薪金所得由该国负担的
D. 根据我国大专院校国际交流项目来华工作三年以内的文教专家,其工资、薪金所得由该国负担的
E. 援助国派往我国专为该国援助项目工作的专家
【判断题】
从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申请开具税款所属期为2019年1月1日(含)以后的个人所得税缴(退)税情况证明的,税务机关不再开具《税收完税证明》(文书式),调整为开具《纳税记录》。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纳税人对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存在异议的,可以向该项记录中列明的税务机关申请核实。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纳税人对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存在异议的,可以向该项记录中列明的税务机关申请核实。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纳税人发现扣缴义务人提供或者扣缴申报的个人信息、支付所得、扣缴税款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有权要求扣缴义务人修改。
A. 对
B. 错
【判断题】
支付工资、薪金所得的扣缴义务人应当于年度终了后两个月内,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A. 对
B. 错
【判断题】
非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A. 对
B. 错
【判断题】
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有关信息并依法要求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在工资、薪金所得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税款时,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A. 对
B. 错
【判断题】
居民个人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应当依法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额,并入年度综合所得计算应纳税款,税款多退少补。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A. 对
B. 错
【判断题】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额累进预扣率。
A. 对
B. 错
【判断题】
非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按月换算后的非居民个人月度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
A. 对
B. 错
【判断题】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A. 对
B. 错
【判断题】
非居民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税款扣缴方法保持不变,达到居民个人条件时,应当告知扣缴义务人基础信息变化情况,年度终了后按照居民个人有关规定办理汇算清缴。
A. 对
B. 错
【判断题】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扣缴义务人领取的扣缴手续费可用于提升办税能力、奖励办税人员。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纳税人可以年度中间要求扣缴义务人提供其个人所得税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A. 对
B. 错
【判断题】
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时,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应税所得或代扣税款的,应当依法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纳税人申请退税的,应当依法办理汇算清缴。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取得的所得,属于经营所得。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税务机关通知限期缴纳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期限缴纳税款。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纳税人在办理纳税申报时需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按照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有关办法办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纳税人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的,应当在申请注销中国户籍前,向户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A. 对
B. 错
【判断题】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内向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A. 对
B. 错
【判断题】
自然人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申请退税时应当向税务机关或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纳税人首次办理涉税事项时,应当向税务机关或扣缴义务人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A. 对
B. 错
【判断题】
没有居民身份证的华侨,可以有效的华侨身份证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作为有效身份证件。
A. 对
B. 错
【判断题】
自然人纳税人识别号是自然人纳税人办理各类涉税事项的唯一代码标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纳税人首次办理纳税申报或者个人基础信息发生变化的,应报送《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B表)》
A. 对
B. 错
【判断题】
身份验证状态为“验证通过”的,表示该自然人身份信息与公安机关的居民身份登记信息一致。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为确保人员信息报送的数据质量,自2018年8月1日起,人员信息必须完成报送登记(报送状态必须为报送成功),才可进行申报表报送。
A. 对
B. 错
【判断题】
填写好的纸质表格可以提交给单位,单位应当将员工报送信息如实录入扣缴端软件,在次月办理扣缴申报时通过扣缴端软件提交给税务机关,同时将纸质表留存备查。
A. 对
B. 错
【判断题】
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申报成功之后,在当前所得月份未缴款的前提下,可以使用预扣预缴申报作废功能,对已申报的数据进行作废处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纳税人在“个人所得税”APP采集好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并指定扣缴义务人后,假设信息填报无误,扣缴义务人在扣缴客户端下载不到纳税人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最可能原因是APP采集完毕后,扣缴客户端需要过一到三天的延迟才能下载到该纳税人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A. 对
B. 错
【判断题】
图书作者去世后,对取得其遗作稿酬的个人,按稿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取得所得,但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应于取得所得后自行申报纳税。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公安机关于6月19日(星期三)告知徐某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徐某未作出表示,对此,公安机关最早可以作出处理决定的时间是___。
A. 6月23日
B. 6月24日
C. 6月25日
D. 6月26日    
【单选题】
听证过程中,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会作证或者需调取新的证据的,听证主持人应当当场作出___。
A. 是否同意的决定
B. 中止听证的决定
C. 终止听证的决定
D. 延期听证的决定    
【单选题】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___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A. 6个月内
B. 1年内
C. 3年内
D. 2年内  
【单选题】
对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追究时效期限,应当从___起算。
A. 最早一次行为或行为开始的那一天
B. 最早一次行为或行为终了的那一天
C. 最后一次行为或行为开始的那一天
D. 最后一次行为或行为终了的那一天  
【单选题】
行政案件的追究时效,从___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A. 违法行为发生之日
B. 危害后果发生之日
C. 公安机关受理案件之日
D. 违法行为实施完毕之日    
【单选题】
甲在4月4日开始出售淫秽光盘,直至同年12月8日被抓获,对甲的追究时效___。
A. 自12月8日计算,因其违法行为处于连续状态,追诉时效应从行为终了之日开始计算
B. 自12月8日计算,因其违法行为处于继续状态,追诉时效应从行为终了之日开始计算
C. 自6月8日计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追诉时效为6个月
D. 自4月4日计算,因追诉时效应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单选题】
不满___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A. 14
B. 16
C. 18
D. 15    
【单选题】
陈某盗窃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查获,办案民警在调查中发现其15周岁,对陈某应___。
A. 免予处罚
B. 从轻处罚
C. 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减轻处罚    
【单选题】
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不予处罚的,公安机关应当责令___严加看管和治疗。
A. 居(村)民居委会
B. 精神病医院
C. 其监护人
D. 社区    
【单选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___。
A. 从轻处罚
B. 减轻处罚
C. 免予处罚
D. 不予处罚  
【单选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___。
A. 从轻处罚
B. 减轻处罚
C. 免予处罚
D. 给予处罚  
【单选题】
下列有关对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可以减轻处罚
B. 对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下,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C. 对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下,如对本人有危险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D. 对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下,如对他人的人身有威胁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单选题】
张三在春天的时候精神病会发作,其余时间则正常无异。某年春天张三殴打李四,公安机关调查后作出了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到了夏天,张三认为自己的行为反正不会受到处罚,就又殴打了平时与自己有矛盾的王五。对此,___。
A. 不应行政处罚
B. 应予行政处罚,但应从轻或减轻处                                    
C. 应予行政处罚
D. 应予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单选题】
第一百三十四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并在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予以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12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___。
A. 从轻处罚
B. 减轻处罚
C. 免予处罚
D. 给予处罚 
【单选题】
15周岁的李某在当地一名胜古迹的石碑上用小刀刻了“李某到此一游”几个字,被当地公安机关处以100元罚款,并当场收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李某不满16周岁,应当不予处罚
B. 李某的行为应由旅游管理部门处罚
C. 当场收缴罚款100元不合法
D. 不能当场对李某作出处罚  
【单选题】
李某又聋又哑,一次在盗窃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对李某___处罚。
A. 应当从轻
B. 应当减轻
C.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
D.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单选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的情形包括___。
A. 情节特别轻微的
B. 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C. 出于他人教唆的
D. 主动消除违法后果的   
【单选题】
 甲、乙二人共同盗窃他人现金300元后逃匿。甲归案后,带领公安民警抓获潜逃的乙,对甲___。
A. 按共犯原则比照乙进行处罚
B. 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C. 从轻处罚
D. 免予处罚    
【单选题】
行为人为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应当___。
A. 从轻处罚
B. 减轻处罚
C. 不予处罚
D. 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单选题】
行为人自动放弃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___。
A. 从轻处罚
B. 减轻处罚
C. 不予处罚
D. 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单选题】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应当___。
A. 从轻处罚
B. 减轻处罚
C. 不予处罚
D. 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单选题】
下列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形,不应从重处罚的是___。
A. 有较严重后果的
B. 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C. 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D. 一年前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单选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___情形的,从重处罚。
A. 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
B. 平时表现不好
C. 一年内再次违反治安管理
D. 手段恶劣    
【单选题】
甲教唆乙实施寻衅滋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后被公安机关查获,公安机关对甲、乙二人的处罚应为___。
A. 从重处罚甲,同时处罚乙
B. 从重处罚乙,同时处罚甲
C. 给予甲、乙二人相同的处罚
D. 对乙处罚,对甲不处罚    
【单选题】
甲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决定治安拘留15日,同时查明其还有抢夺行为,对其抢夺决定治安拘留10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甲应执行治安拘留___。
A. 10日
B. 14日
C. 20日
D. 25日    
【单选题】
甲盗窃了一辆价值50余元的自行车,3天后又盗窃了一辆价值100余元的自行车,对甲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应当分别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合并执行
B. 甲的行为是连续盗窃行为,作一个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C. 既可以合并处罚,也可以作为一个行为从重处罚
D. 对甲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单选题】
二人以上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___。
A. 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B. 对主犯从重处罚
C. 对从犯从轻处罚
D. 分别裁决,合并执行   
【单选题】
甲、乙、丙、丁4人自发成立了环卫保护小组,在保护生态环境活动中,因制止他人乱倒生活垃圾发生口角,进而共同殴打他人。对4人殴打他人的行为,公安机关应当___。
A. 处罚该组织的组织者甲
B. 处罚该组织
C. 按4人在殴打他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D. 处罚该组织的负责人乙    
【单选题】
某个体经营部职员共6人,在该部经营者甲的带领下共同实施了寻衅滋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对此公安机关应当___。
A. 分别对6人进行处罚
B. 处罚该单位负责人甲
C. 对该单位进行处罚
D. 对甲从重处罚   
【单选题】
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___。
A. 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
B. 减轻处罚
C. 加重处罚
D. 从重处罚    
【单选题】
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因同一违法事实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折抵。限制人身自由1日,折抵行政拘留___。
A. 半日
B. 1日
C. 3日
D. 2日    
【单选题】
违法行为人被决定行政拘留,应当在行政拘留期限内予以折抵的是___。
A. 因同一行为被传唤的时间
B. 因同一行为被刑事拘留的时间
C. 因同一行为被继续盘问的时间
D. 因同一行为被取保候审的时间    
【单选题】
陈某被刑事拘留、逮捕后,又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如果被刑事拘留、逮捕的时间已超过被行政拘留的时间的,则___。
A. 行政拘留可以执行,办案部门不用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
B. 行政拘留不再执行,办案部门也不用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
C. 行政拘留可以执行,但办案部门必须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
D. 行政拘留不再执行,但办案部门必须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  
【单选题】
下列人员被处行政拘留,应当执行的是___。
A. 强行乞讨的残疾人甲
B. 胁迫他人乞讨的怀孕妇女乙
C. 利用他人乞讨的71周岁的丙
D. 初次盗窃的丁(17周岁)    
【单选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以下可以执行行政拘留的是___。
A. 强行乞讨的残疾人甲
B. 胁迫他人乞讨的怀孕妇女乙
C. 利用他人乞讨的71周岁的丙
D. 买卖黄碟的13周岁的丁    
【单选题】
甲,现年71周岁,因嫖娼被查获。下列对甲的处罚正确的是___。
A. 不予处罚
B. 不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C. 裁决行政拘留但不执行
D. 减轻处罚   
【单选题】
下列人员中,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并应当执行的有___。
A. 残疾人
B.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C. 70周岁以上的
D. 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    
【单选题】
王某因违反治安管理被某县公安局决定给予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在送所执行时,发现王某刚满15周岁零7个月。公安机关应当___。
A. 依法执行拘留处罚
B. 将拘留处罚改为罚款
C. 不执行拘留处罚
D. 根据王某的悔过表现决定是否执行拘留处罚    
【单选题】
下列人员中,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后应当执行的是___。
A. 小李,男,15周岁,因参与赌博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B. 小刘,女,18周岁,因虐待丈夫与前妻所生之女小果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但小刘正怀有6个月身孕
C. 老张,男,74周岁,因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十分恶劣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D. 小何,男,25周岁,因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单选题】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___。
A. 15日  30日
B. 30日  20日
C. 15日  15日
D. 30日  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