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主要有___
A. 忽视生产力发展
B. 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C. 照搬苏联经验
D. 混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的区别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10年探索中,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积极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___
A. 《论十大关系》
B. 中共八大文献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E.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
【多选题】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___
A.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 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多选题】
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分别是___
A. 前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
B. 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C. 前者采用专政方法,后者采用民主方法。
D. 前者采用民主方法,后者采用专政方法。
【多选题】
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下面哪些是正确的:___
A. 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肝胆相照”的方针。
D. 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多选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___
A. 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 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C. 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
D. 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多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的两个前提是___
A.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 坚持马克思主义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坚持社会土义道路
【多选题】
毛泽东论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___
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其要点包括:___
A.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样两类矛盾
B. 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
C. 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D. 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两类学说
【多选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___
A. 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多选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___
A. 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C. 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多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关于科学和教育,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如下观点___
A. “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B.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
C.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多选题】
1956年底,毛泽东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世纪50年代,反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理论成果有___
A. 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 开始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
C.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D.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多选题】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主要点包括“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他们是___
A. 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
B. 以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济为补充
C. 以计划经济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D.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___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 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多选题】
1956年,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其背景是___
A. 经济建设上学习苏联的做法,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样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
B. 苏联模式显示了它的威力
C. 经过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已经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
D. 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模式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必须引以为戒
【多选题】
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是在___
A.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B.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后
C.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后
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判断题】
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A. 对
B. 错
【单选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___
A.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
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单选题】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___
A.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单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___
A.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B.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推荐试题
【多选题】
项目决策阶段进行设备选用时,应处理好的问题包括( )。
A. 进口设备与国产设备费用的比例关系问题
B. 进口设备的备件供应与维修能力问题
C. 设备间的衔接配套问题
D. 设备与原有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
E. 进口设备与原材料之间的配套问题
【多选题】
在进行工程方案的选择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包括( )。
A. 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
B. 适应已选定的场址
C. 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
D. 经济合理
E. 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多选题】
投资估算分析应包括的内容有( )。
A. 工程投资比例分析
B. 各类费用构成占比分析
C. 分析影响投资的所有因素
D.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
E. 与类似工程项目的比较,对投资总额进行分析
【多选题】
下列有关投资估算的各种方法描述,正确的有( )。
A.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是总承包商进行投标报价常用的方法
B. 生产能力指数法可以应用于设计深度不足的情况
C. 系数估算法也称因子估算法,我国常用的有设备系数法和主体专业系数法
D. 系数估算法主要应用于设计深度充足,拟建建设项目与类似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费或主要设备购置费比重较大
E. 朗格系数法只要对各种不同类型工程的朗格系数掌握准确,估算精度较高
【多选题】
下列有关静态投资部分估算的各种方法,表述正确的有( )。
A. 运用生产能力指数法,一般拟建项目与已建类似项目生产能力比值不宜大于50,以在10 倍内效果较
B. 生产能力指数法是总承包商进行投标报价常用的方法
C. 指标估算法精确度较高,可用于可行性研究阶段
D. 若拟建项目和类似项目规模在2~50 之间,且拟建项目规模的扩大仅靠增大设备规模实现的,则生产能力指数取值约为0.8~0.9 之间
E. 朗格系数法以设备购置费为基数,只要对各种不同类型工程的朗格系数掌握准确,估算精度较高
【多选题】
估算建设投资后需编制建设投资估算表,为后期的融资决策提供依据。按形成资产法分类,建设投资可分为( )。
A. 工程费用
B.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C. 固定资产费用
D. 无形资产费用
E. 预备费
【多选题】
下列关于工业项目建筑设计影响工程造价的阐述,错误的是( )。
A. 建筑物周长与建筑面积比越低,设计越经济
B. 对于多跨厂房,当跨度不变时,中跨数目越多越经济
C. 建筑物的室内外高差过小,工程造价将有所提高
D. 对于工业建筑,采用大跨度、大柱距的平面设计形式,可提高平面利用系数,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多选题】
下列有关建筑结构选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于五层以下的建筑物一般选用砌体结构
B. 对于大中型工业厂房一般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C. 对于多层房屋或大跨度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更优
D. 对于高层或者超高层结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比较经济
【多选题】
关于建筑设计因素对工业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建筑周长系数越高,建筑工程造价越低
B. 多跨厂房跨度不变,中跨数目越多越经济
C. 大中型工业厂房一般选用砌体结构,以降低造价
D. 建筑物面积或体积的增加,一般会引起单位面积造价的增加
【多选题】
下列关于设计概算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设计概算是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
B. 设计概算是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和贷款合同的依据
C. 设计概算是控制投资估算的依据
D. 设计概算是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依据
【多选题】
单位工程概算按其工程性质可分为单位建筑工程概算和单位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两类,下列属于单
A. 通风、空调工程概算
B.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概算
C. 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
D. 热力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
【多选题】
采用概算定额法编制设计概算的主要工作有:①列出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名称并计算工程量;②搜集基础资料;③编制概算编制说明;④计算措施项目费;⑤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费;⑥汇总单位工程概算造价。下列工作排序正确的是( )。
A. ②①⑤④⑥③
B. ②③①⑤④⑥
C. ③②①④⑤⑥
D. ②①③⑤④⑥
【多选题】
关于设计概算的编制,下列计算式正确的是( )。
A. 单位工程概算=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
B. 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C. 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D. 建设项目总概算=各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建设期利息+预备费
【多选题】
某地拟建一办公楼,与该工程技术条件基本相同的概算指标经地区价差调整后的建安工程价格为20万元/100m2,其中,人材机费所占比例为75%。拟建工程与概算指标相比,仅楼地面面层构造不同,概算指标中楼地面为地砖面层,拟建工程为花岗石面层。该地区地砖和花岗石面层的预算单价分别为50 元/m2和300 元/m2,概算指标中每100m2 建筑面积中地面面层工程量为50m2。假定其他各项费用构成比例不变,则拟建工程概算单价为( )元/m2。
A. 1833.00
B. 2031.25
C. 2125.00
D. 2166.67
【多选题】
某地拟建一学校教学楼,当地类似工程的单位工程概算指标为2800 元/m2。概算指标为瓷砖地面,拟建工程为复合木地板,每100m2 该类建筑中铺贴地面面积为50m2。当地预算定额中瓷砖地面和复合木地板的预算单价分别为120 元/m2、178 元/m2。假定以人、材、机费用之和为基数取费,综合费率为30%,则用概算指标法计算的拟建工程造价指标为( )元/m2。
A. 2837.7
B. 2950.8
C. 3677.7
D. 3790.8
【多选题】
某地拟建一幢建筑面积为2500m2 办公楼。已知建筑面积为2700m2 的类似工程预算成本为216 万元,其人、材、机、企业管理费占预算成本的比重分别为20%、50%、10%、15%。拟建工程和类似工程地区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之间的差异系数分别是1.1、1.2、1.3、1.15,综合费率为4%,则利用类似工程预算法编制该拟建工程概算造价为( )万元。
A. 233.48
B. 252.2
C. 287.4
D. 302.8
【多选题】
某地拟建一工程,与其类似的已完工程单方工程造价为4500 元/m2,其中人工、材料、施工机具使用费分别占工程造价的15%、55%和10%,拟建工程地区与类似工程地区人工、材料、施工机具使用费差异系数分别为1.05、1.03 和0.98。假定以人、材、机费用之和为基数取费,综合费率为25%。用类似工程预算法计算的拟建工程造价指标为( )元/m2。
A. 3699.00
B. 4590.75
C. 4599.00
D. 46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