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_____。 ___
A. 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C. 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政策是_____。 ___
A. 无偿没收
B. 和平赎买
C. 公私合营
D. 合理利用
【单选题】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个阶段,采取了_____政策。 ___
A.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 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
D.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单选题】
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的赎买政策是_____。___
A. 统筹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实行定股定息
D. 四马分肥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是_____。 ___
A. 委托加工
B. 计划订货
C. 统购包销
D. 公私合营
【单选题】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属于_____。 ___
A. 国家与资本家共有
B. 资本家所有
C. 国家所有
D.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后,企业的性质基本上是_____。 ___
A.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B. 半社会主义合作社企业
C. 国家资本主义企业
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它_____。 ___
A. 主要是为了资本家利润
B. 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C. 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D. 已经完全是社会主义性质
【单选题】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资方红利大体占_____。 ___
A. 1/2
B. 1/3
C. 1/4
D. 1/5
【单选题】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成立的是_____。 ___
A. 手工业初级生产合作社
B.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手工业供销小组
【单选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_____。 ___
A. 1952 年
B. 1953 年
C. 1954 年
D. 1955 年
【单选题】
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间并没有隔一道万里长城”的人是_____。 ___
A. 马克思、恩格斯
B. 列宁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单选题】
认为用赎买的办法变革所有制,将是“最便宜不过了”的人是_____。 ___
A. 马克思、恩格斯
B. 列宁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_____。 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单选题】
我国颁布第一部宪法是在_____。 ___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4年
D. 1956年
【单选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_____。 ___
A. 制度基础
B. 经济基础
C. 社会基础
D. 群众基础
【单选题】
中国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结束的标志是_____。 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单选题】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保证是_____。 ___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B.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的建立
C.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D.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单选题】
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必然条件和保证,成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里程碑的是_____。 ___
A. 《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钦定宪法大纲》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单选题】
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首先肯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是_____。 ___
A. 马克思
B. 列宁
C. 斯大林
D. 毛泽东
【单选题】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生产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基本上成为_____性质的企业。 ___
A.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 个体经济
C. 合作社经济
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多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_____。 ___
A. 革命性和动摇性
B. 软弱性和妥协性
C. 剥削工人,取得利润
D. 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_____。 ___
A. 存在限制与反限制
B. 改造与反改造
C. 前者居于领导地位
D. 后者居于领导地位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包括_____。 ___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和个体经济
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多选题】
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五种经济成分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_____。 ___
A. 国营经济成分领导其他四种经济成分
B.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国营经济
C. 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_____。 ___
A. 要求过急,改变过快
B. 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C. 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D. 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
【多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了以下形式_____。 ___
A. 委托加工
B. 统购包销.
C. 计划订货
D. 经销代销
【多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了以下形式_____。 ___
A. 加工订货
B. 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C. 个别行业公私合营
D. 全行业公私合营
【多选题】
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是_____。 ___
A. 自愿互利
B. 典型示范
C. 国家帮助
D. 公私兼顾
【多选题】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方在职人员和资方代理人_____。 ___
A. 政治上适当安排
B. 工作上发挥作用
C. 经济上优惠待遇
D. 生活上妥善照顾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下列条件_____。 ___
A. 国营经济控制经济命脉
B. 无产阶级掌握政权
C.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思想
D.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多选题】
马克思列宁设想的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在中国之所以能实现,是因为_____。 ___
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弱小
B. 民族资产阶级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有两面性
C.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关系
D. 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有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
【多选题】
新中国建立后的头几年,中国社会是_____。 ___
A. 社会主义社会
B. 新民主主义社会
C.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
D. 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的社会
【多选题】
建国前后毛泽东关于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初步设想包括_____。 ___
A. 先经历15—20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再开始转变
B. 先实现工业化,再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集体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 一举过渡而不是逐渐过渡
【多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_____。 ___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C.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D. 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多选题】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方式的依据有_____。 ___
A. 马、恩及列宁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
B. 毛泽东关于区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理论
C. 历史上形成的无产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盟友关系
D. 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具有两面性的理论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_____。 ___
A.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 逐步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逐步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是_____。 ___
A. 手工业供销小组
B.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全民所有制
【多选题】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___
A.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我国的一切剥削现象都已经被消灭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多选题】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转变”的思想是指_____。 ___
A. 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B. 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C.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D. 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多选题】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四马分肥”是企业利润的分配方式,主要内容有_____。 ___
A. 国家所得税
B. 企业公积金
C. 工人福利费
D. 资方红利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武警)保卫部门、海关缉私局要求协助冻结的,应出具县级(含)以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国家安全局、军队(武警)保卫部门、海关缉私局签发的“___”和人民法院出具的“( )”或其他有权机关出具的“冻结存款决定书”。
A. 协助冻结存款通知书
B. 冻结金融财产通知书
C. 冻结存款裁定书
D. 暂停支付存款通知书
【判断题】
协助有权机关查询、冻结、扣划包括人工和网络两种办理模式
A. 对
B. 错
【判断题】
各级行可以有权机关已与我行建立查控专线对接为由,拒绝受理有权机关现场协助执行要求
A. 对
B. 错
【判断题】
有权机关进行查询后,要求对所需资料进行抄录、复印或拍照的,可以带出原件
A. 对
B. 错
【判断题】
有权机关对个人存款户不能提供账号的,应当要求有权机关提供该个人的居民身份证号码或其它足以确定该个人存款账户的情况
A. 对
B. 错
【判断题】
被冻结单位账户存款不足冻结数额时,应在规定的冻结期内对该单位的往来账户办理冻结交易手续,只可划入不可划出,直至达到需要冻结的数额。冻结期应从冻结的当日起开始计算,至期满当天营业终了时为止
A. 对
B. 错
【多选题】
建设项目中,若工程按施工图预算包干,则签约合同价是( )。
A. 经审批的概算投资中与承包内容相应部分的投资
B. 经审查的施工图总预算
C. 经审批的初步设计概算
D. 经审查的扩大初步设计概算
【多选题】
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至最短不得少于( )天。
A. 14
B. 15
C. 20
D. 30
【多选题】
招标人对已经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修改,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 )天前,以书面形式修改招标文件。
A. 15 天
B. 20 天
C. 25 天
D. 30 天
【多选题】
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人须知主要包括( )和招标过程的各种具体要求。
A. 项目概况
B. 项目地点
C. 项目预算金额
D. 建设单位名称
【多选题】
采用电子招标投标在线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准备时间最短不少于( )日。
A. 5
B. 10
C. 15
D. 20
【多选题】
招标文件的澄清将在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 )天前以( )形式发给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但不指明澄清问题的来源。
A. 15、口头
B. 20、书面
C. 15、书面
D. 20、口头
【多选题】
关于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招标文件的澄清或修改应在投标截止时间14 天前发出
B. 招标文件的澄清应不指明所澄清问题的来源
C. 投标人收到澄清后的确认时间一般采用一个相对的时间
D. 招标文件澄清或修改发出的时间距投标截止时间不足20 天的,相应推迟投标截止时间
【多选题】
在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过程中,拟定常规施工组织设计时,通常需要估算整体工程量的项目是( )。
A. 抹灰
B. 门窗
C. 混凝土
D. 梁板
【多选题】
为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在拟定常规的施工组织设计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根据概算指标和类似工程估算整体工程量时,仅对主要项目加以估算
B. 拟定施工总方案时需要考虑施工步骤
C. 在满足工期要求的前提下,施工进度计划应尽量推后以降低风险
D. 在计算工、料、机资源需要量时,不必考虑节假日、气候的影响
【多选题】
下列关于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场踏勘主要是对施工条件进行调查
B. 作为招标人,仅需拟定常规的施工组织设计即可
C. 材料需要量主要根据估算的工程量进行计算
D. 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是计算人、材、机资源需要量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施工顺序无需考虑
【多选题】
招标人编制其他项目清单时,暂列金额一般按照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 )确定。
A. 3%~5%
B. 5%~10%
C. 10%~15%
D. 15%~20%
【多选题】
下列关于其他项目清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专业工程暂估价是综合暂估价,但不包含管理费和利润
B. 暂列金额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C. 计日工是为了解决现场发生的合同工程以外的零星工作或项目的计价而设立的
D. 招标人应当按照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支付总承包服务费
【多选题】
下列不属于工程量清单总说明内容的是( )。
A.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
B. 工程招标及分包情况
C. 工程量清单编制依据
D. 工程质量、材料、施工等的特殊要求
【多选题】
编制脚手架工程量清单时,其工作内容不包括( )。
A. 场内、场外材料搬运
B. 安全网的铺设
C. 选择附墙点与主体连接
D. 钢筋安装
【多选题】
编制脚手架工程量清单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综合脚手架适用于房屋加层、构筑物
B. 同一建筑物有不同檐高时,应按建筑物竖向切面分别按不同檐高编列清单项目
C. 脚手架材质无需描述
D. 脚手架属于总价措施项目
【多选题】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关于招标控制价的表述符合规定的是( )。
A. 招标控制价不能超过批准的概算
B. 招标控制价可上下浮动调整3%
C. 招标控制价不应在招标文件中公布,应予保密
D. 工程造价咨询人不得同时编制同一工程的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
【多选题】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接到投标人投诉,经复查,若招标控制价的误差超过( )时,应责成招标人改正。
A. ±5%
B. ±3%
C. ±2%
D. ±1%
【多选题】
关于招标控制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招标人不得拒绝高于招标控制价的投标报价
B. 利润可按建筑施工企业平均利润率计算
C. 招标控制价超过批准概算10%时,应报原概算审批部门审核
D. 经复查的招标控制价与原招标控制价误差大于±3%的应责成招标人改正
【多选题】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关于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应依据投标人拟定的施工方案进行编制
B. 应包括招标文件中要求招标人承担风险的费用
C. 应由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单位负责编制
D. 应使用行业和地方的计价定额与相关文件计价
【多选题】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中对招标控制价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招标控制价公布后根据需要可以上浮或下调
B. 招标人可以只公布招标控制价总价,也可以只公布单价
C. 招标控制价可以在招标文件中公布,也可以在开标时公布
D. 高于招标控制价的投标报价应被拒绝
【多选题】
暂估价中的材料单价应按照( )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中的材料单价计算。
A. 市场
B. 建设部
C.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D. 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
【多选题】
招标人自行供应材料的,总承包服务费按招标人供应材料价值的( )计算。
A. 1%
B. 1.5%
C. 3%
D. 5%
【多选题】
编制招标控制价时,不可竞争的费用不包括( )。
A. 安全文明施工费
B. 规费
C. 税金
D. 夜间施工增加费
【多选题】
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施工招标文件中投标人须知的有( )。
A. 合同条款及格式
B. 开标的时间
C. 中标通知书的发出时间
D. 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
E. 投标准备时间
【多选题】
下列关于招标工程量清单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有( )。
A. 招标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可以由招标人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
B. 招标人对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C. 由于措施项目投标人可自行选择,因此招标人无需对措施项目工程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D. 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前也要进行现场踏勘
E. 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前应拟订常规施工组织设计
【多选题】
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的原则包括( )。
A. 实体净量
B. 量价分离
C. 风险分担
D. 风险规避
E. 利率变动
【多选题】
招标人编制工程量清单前,需事先拟订施工总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 )。
A. 施工方法
B. 施工步骤
C. 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
D. 施工组织
E. 施工进度
【多选题】
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备工作中,需要进行现场踏勘时,属于对施工条件调查的有( )。
A. 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
B. 地质构造及特征
C. 地质承载能力
D. 工程现场周围的道路情况
E. 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对施工现场管理的特殊要求
【多选题】
关于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特征描述,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 必须对项目特征进行准确和全面的描述
B. 应能满足确定综合单价的需要
C. 不能直接采用详见××图集的方式
D. 若标准图集或施工图纸不能满足项目特征描述要求的部分项目,应用文字描述
E. 应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
【多选题】
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招标人提供的其他项目清单应包括( )。
A. 暂列金额
B. 暂估价
C. 计日工
D. 总承包服务费
E. 规费
【多选题】
工程量的计算是一项繁杂而细致的工作,为了计算的快速准确并尽量避免漏算或重算,应遵循的计算
A. 计算口径一致
B. 按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
C. 按一定顺序计算
D. 按图纸计算
E. 按工程内容的重要程度计算
【多选题】
下列属于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的有( )。
A.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
B. 招标工程量清单
C. 企业定额
D. 工程特点
E. 常规施工方案
【多选题】
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某分部分项清单项目与某一计价定额子目的工作内容与计量规则一致,则确定该清单项目综合单价不可或缺的工作是( )。
A. 计算工程内容的工程数量
B. 计算工程内容的清单单位含量
C. 计算措施项目的费用
D. 计算管理费、利润和风险费用
【多选题】
施工投标报价的主要工作有:①取得招标信息,②复核工程量,③编制投标文件,④选择报价策略调整标价。其正确的工作流程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