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94下列关于第三方支付开展境外收汇的模式分析正确的是:___
A. 有利于网上个人跨境交易的规范管理
B. 不符稳健管理的原则
C. 风险不可控
D. 不便网上跨境交易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102以下符合绿色通道企业条件的是:___
A. 年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上
B. 质量稳定,1年内未发生质量索赔和争议
C. 1年内无商检行政处罚
D. 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单选题】
推进海关、检验检疫业务全面融合后,2018年底前实现统一申报单证、统一作业系统、统一风险研判、统一指令下达、统一现场执法,实现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___。
A. 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 四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单选题】
2018年8月13日,全国人大高票通过了《电子商务法》其中关于跨境电商的规定有哪几条?___
A. 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
B. 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
C. 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
D. 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
【单选题】
2018年1月1日起,我国将跨境电商过渡期政策使用的范围扩大至___等5个城市。
A. 南京、合肥、青岛、苏州、大连
B. 兰州、合肥、青岛、苏州、大连
C. 合肥、成都、大连、青岛、苏州
D. 合肥、青岛、苏州、大连、郑州
【单选题】
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更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若干措施,这些措施不包括___。
A. 减单证
B. 优流程
C. 提时效
D. 加成本
【单选题】
按照海关总署统一部署,从2018年8月1日起,海关进出口货物将实行整合申报,报关单、报检单合并为一张报关单。整合后的新版报关单以原报关单48个项目为基础,增加部分原报检内容形成了具有___个项目的新报关单打印格式。
A. 55
B. 56
C. 57
D. 58
【单选题】
在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为交易双方或多方提供交易撮合及相关服务的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企业称为___。
A. 综合服务企业
B. 跨境电商企业
C. 跨境电商平台企业
D. 跨境物流公司
【单选题】
125 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称为
A. 电子商务经营者
B.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
C. 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
D. 电子商务物流提供者
【单选题】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记录、保存平台上发布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交易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商品和服务信息、交易信息保存时间自交易完成之日起不少于___年;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2018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不包括___。
A. 政策加持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B. 出口电商升温倒逼“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C. 进口电商向线下实体业务拓发展
D. 出口电商向线下实体业务拓发展
【单选题】
在菲律宾,有八家外国公司参与了电商流量争夺战,其中Lazada、Shopee、Zalora和eBay是菲律宾访问量最大的电商平台。在这四家公司中,___占据了68%的主导市场份额。
A. Lazada
B. Shopee
C. Zalora
D. eBay
【单选题】
2018年7月1日起,亚马逊库存绩效指数将每三个月评估一次,适用于所有通过FBA发货的专业卖家。评分低于___意味着卖家库存将受到限制。
A. 200
B. 250
C. 300
D. 350
推荐试题
【单选题】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
A. 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矛盾
B. 工农与知识分子的矛盾
C. 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
A. 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C. 开展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
D.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单选题】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___
A.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 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道路
C. 照着马克思的话走下去
D. 以苏联为借鉴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___
A. 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我们没有自己的经验,必须认真学习苏联的经验
C.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D. 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___
A. 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B. 不断解决仍然存在的敌我矛盾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矛盾?如果存在会是什么性质的?应该如何解决?对这一系列 问题第一个作出回答的是___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和斯大林
D. 毛泽东和他领导的集体
【单选题】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理论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指___
A. 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B.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C. 国内矛盾和国际矛盾
D. 经济利益矛盾和政治立场矛盾
【单选题】
毛泽东提倡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被称为“鞍钢宪法”。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___
A. 两参一改三结合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C. 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利益
D.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那么第一次结合是指___
A.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B.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
C.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D.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家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相结合,建立中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单选题】
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 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一提法最早出自___
A. 恩格斯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单选题】
和毛泽东几乎同时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并被毛泽东吸收其主要内涵,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的是___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关系上,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是___。
A. 团结—批评—团结
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指出___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A.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问题
B. 走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C. 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单选题】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论十大关系》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单选题】
1956 年 4-5 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 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___
A.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 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 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单选题】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是___
A. 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 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 以农立国
【单选题】
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声的文章,是毛泽东的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纪念孙中山先生》
D. 《论十大关系》
【单选题】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陈云提出了___的思想
A. “两参一改三结合”
B.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 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
D.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重稳步前进
【单选题】
党的“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___
A. 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 全国土地革命的完成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单选题】
“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___
A. 加强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B.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 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单选题】
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有一段描写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事情:有个小孩拿着父亲的铁皮箱交到干部炼钢。这段描写反应的历史现象应该是在___
A. 土地革命运动中
B. 三大改造中
C. “大跃进”运动中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