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防止雷电侵入波引起过电压的措施有【】。___
A. 装设避雷针
B. 装设避雷线
C. 装设避雷器
D. 加装熔断器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非晶合金铁芯配电变压器适合用于峰谷差【】的用电负荷。___
A. 大
B. 小
C. 高
D. 低
【单选题】
10kV配电设备接地,接地体顶面埋没深度不应小于【】,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___
A. 0.2m
B. 0.6m
C. 1m
D. 1.2m
【单选题】
测量绝缘电阻使用的仪表是【】。___
A. 接地电阻测试仪
B. 兆欧表
C. 万用表
D. 功率表
【单选题】
挖坑挖出的土,应堆放在离坑边【】m以外的地方。___
A. 0.3
B. 0.5
C. 1
D. 2
【单选题】
在电能表组别代号中,D表示单相;S表示三相三线;【】表示三相四线;X表示无功;B表示标准。___
A. M
B. J
C. T
D. K
【单选题】
1kWh电能可供“220V,40W”的灯泡正常发光时间是【】h。___
A. 100
B. 200
C. 95
D. 25
【单选题】
电缆穿过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路时,应穿钢管保护,保护管两端宜伸出路基两边各【】。___
A. 1m
B. 2m
C. 3m
D. 4m
【单选题】
低压停电工作时应填写【】。___
A. 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B. 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C. 低压第一种工作票
D. 低压第二种工作票
【单选题】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在一般地区1~10千伏电压导线的边线延伸距离为【】米。___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新安装的电气设备在投入运行前必须有【】试验报告。___
A. 针对性
B. 交接
C. 出厂
D. 预防性
【单选题】
“S”级电流互感器,能够正确计量的电流范围是【】Ib。___
A. 10%~120%
B. 5%~120%
C. 2%~120%
D. 1%~120%
【单选题】
双层绕组主要用于【】kW以上的电动机。___
A. 10
B. 20
C. 30
D. 40
【单选题】
低压绝缘接户线跨越人行道时,其对地最小距离为【】。___
A. 3.5m
B. KONG
C. 7.5m
D. 9m
【单选题】
封闭式负荷开关操动机构有【】,以确保操作安全,避免发生触电的危险。___
A. 延时装置
B. 综合闭锁装置
C. 电气连锁装置
D. 机械连锁装置
【单选题】
在二次回路接线中,把线头弯成圆圈,应该用【】。___
A. 钢丝钳
B. 尖嘴钳
C. 斜口钳
D. 剥线钳
【单选题】
避雷针的保护作用是由【】实现的。___
A. 针的尖端放电,中和雷电荷
B. 雷击在针上,通过避雷针放电
C. 中和雷电荷
D. 雷击在针上
【单选题】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范》规定:断路器型一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不动作值为【】倍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___
A. 0.7
B. 0.5
C. 0.9
D. 0.3
【单选题】
在进行农网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时,应按实际负荷及【】年农村电力发展计划来选定。___
A. KONG
B. 3~5
C. 5~7
D. 5~10
【单选题】
选择居民住宅用单相电能表时,应考虑照明灯具和其他家用电器【】。___
A. 额定电压
B. 用电时间
C. 平均负荷
D. 耗电量
【单选题】
绑扎导线用铝绑线的直径应在【】mm范围内。___
A. 2.6~3
B. 3~3.3
C. 3.3~3.6
D. 2.2~2.6
【单选题】
多股铝芯导线的连接主要采用【】。___
A. 缠绕连接
B. 浇锡焊接
C. 压接管压接和并沟线夹螺栓压接
D. 铜铝接头压接
【单选题】
低压客户的计费电量等于【】电量。___
A. 抄见
B. 损耗
C. 抄见+损耗
D. 抄见+退补
【单选题】
架空绝缘导线的绝缘层损伤深度在【】及以上时应进行绝缘修补。___
A. 0.1mm
B. 0.3mm
C. 0.5mm
D. 0.8mm
【单选题】
户外落地变压器台周围应安装固定围栏,围栏高度不低于【】m。___
A. 1.4
B. 1.5
C. 1.6
D. 1.7
【单选题】
提高电动机的运行效率,最基本的方法是【】电动机,确定最佳运行方式,降低电动机的能量损耗。___
A. 选用高效节能的
B. 选用功率较大的
C. 选用功率较小的
D. 合理选择和使用
【单选题】
执行大工业电价的用户的配电变压器容量在【】。___
A. 100kVA以上
B. 100kVA以下
C. 160kVA以上
D. 315kVA及以上
【单选题】
高压供电方案的有效案的有效为一年,低压供电方案的有效期为【】个月,逾期注销。___
A. 1
B. 2
C. 3
D. 6
【单选题】
测量时,兆欧表必须放平,以【】r/min的恒定速度转动兆欧表手柄,使指针逐渐上升,直到达到稳定值后,再读取绝缘电阻值。___
A. 50
B. 500
C. 60
D. 120
【单选题】
在正常环境下【】kΩ是人体电阻的平均值。___
A. KONG
B. 1.0
C. 1.7
D. 2.0
【单选题】
发电机转速恒定时,交流电动势的频率与发电机的极对数【】。___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关系
D. 成3倍关系
【单选题】
在动力和照明设备平面图上标注图形符号,用来表示设备的【】关系;在图形符号旁标注文字符号,用来说明其性能和特点。___
A. 位置
B. KONG
C. 连接
D. 相互连接
【单选题】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它本身所安装的熔体额定电流。___
A. 不大于
B. 不小于
C. 大于
D. 小于
【单选题】
电杆基础坑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电杆基础坑深度的允许偏差为+100mm、【】mm。___
A. -100
B. -80
C. -60
D. -50
【单选题】
根据【】确定多电源供电方式。___
A. KONG
B. 电压等级的高低
C. 用电负荷的大小
D. 用电负荷的重要程度
【单选题】
两部制电价把电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用户用电容量或需量计算的基本电价;另一部分是用户耗用的电量计算的【】。___
A. 有功电价
B. 无功电价
C. 电度电价
D. 调整电价
【单选题】
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施工设备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操作把手上,应悬挂【】标示牌。___
A. 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B. 禁止合闸
C.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D. KONG
【单选题】
刀开关的定期检修期限为每年【】次。___
A. 1~2
B. 3~4
C. 3
D. 4
【单选题】
变压器气体继电器的作用是【】。___
A. 吸收油中水分
B. 吸收油中渣滓
C. 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保护装置
D. 吸收油中酸化物
【单选题】
电动机采用联轴器传动时,两联轴器应保持【】。___
A. 30°
B. 同一轴线
C. 垂直
D. 平行
【单选题】
容量在【】kW及以上的电动机需装设失压(零压)和欠压(低电压)保护。___
A. 10
B. 20
C. 30
D. 40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产生式系统包含的基本组成 ___
A. 知识库、规则库和数据库
B. 规则库、模型库和控制器
【单选题】
C.知识库、规则库和模型库 D.规则库、数据库和控制器 12012.在温度模糊控制系统中,二维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是 ___
A. 温度的误差 e和温度误差变化量 De
B. 控制加热装置的电压的误差 e和电压误差变化量 De
C. 控制加热装置的电压的误差 e和温度误差变化量
D. e
【单选题】
下面 不是机器人视图的主要功能 ___
A. 将图纸导出为矢量图形和 CAD 文件
B. 显示和编辑机器人 I/O 端口连线
C. 选择、编辑和操纵机器人的动作位置
D. 读取、写入和编辑机器人程序以及控制器数据
【单选题】
以下应采用模糊集合描述的是 ___
A. 年轻
B. 高三男生
C. 教师
D. 社会
【单选题】
总结手动控制策略,得出一组由模糊条件语句构成的控制规则,据此可建立 ___
A. 模糊控制规则表
B. 输出变量赋值表
C. 模糊控制器查询表
D. 输入变量赋值表 12016.某模糊控制器的语言变量选为实际温度与给定温度之差即误差 e、误差变化率△e;以及
【单选题】
加热装置中可控硅导通角的变化量 u,故该模糊控制器为 ___
A. 双输入一单输出
B. 单输出一单输入
【单选题】
C.双输入一双输出 D.单输出一双输入 12017.以下的集合运算性质中,模糊集合不满足的运算性质 ___
A. 互补律
B. 结合律
C. 分配律
D. 交换律
【单选题】
以下属于模糊集合表示方法的是 ___
A. 扎德法
B. 重心法
【单选题】
C.系数加权平均法 D.中位数法 12019.下列概念中不能用普通集合表示的是 ___
A. 压力不足
B. 控制系统
【单选题】
C.机电工程师 D.低于给定温度 12020.BP 网络使用的学习规则是 ___
A. 纠错规则
B. 相关规则
C. 竞争规则
D. 模拟退火算法
【单选题】
BP 神经网络所不具备的功能是 ___
A. 优化功能
B. 泛化功能
C. 自适应功能
D. 非线性映射功能
【单选题】
由于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强度和极性有所不同并可进行调整,因此人脑才具有 的功能 ___
A. 学习和存储信息
B. 输入输出
C. 联想
D. 信息整合
【单选题】
单层神经网络,有两个输入,两个输出,它们之间的连接权有 ___
A. 4 个
B. 6 个
C. 2 个
D. 8 个
【单选题】
神经网络直接逆控制是一种 控制 ___
A. 前馈
B. 反馈
C. 串级
D. 混合
【单选题】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属于 学习规则 ___
A. 有导师
B. 无导师
C. 死记忆
D. 混合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人工神经网络主要特点的是 ___
A. 网络中含有神经元
B. 便于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光学集成电路系统实现
C. 信息分布在神经元的连接上
【单选题】
D.可以逼近任意非线性系统 12028.PID 神经网络控制中,控制器使用了 ___
A. PID 神经网络
B. HopfielD 网络
【单选题】
C.CMAC 神经网络 D.感知器网络 12029.若将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由通电延时型改为断电延时型需要将 ___
A. 电磁系统反转 180°
B. 延时触头反转 180°
【单选题】
C.电磁线圈两端反接 D.活塞反转 180° 12030.双速电动机高速运行时,定子绕组采用 连接 ___
A. 双星型
B. 三角形
C. 星-三角形
D. 星型
【单选题】
单层神经网络,有三个输入,三个输出,它们之间的连接权有 ___
A. 9 个
B. 6 个
C. 16 个
D. 25 个
【单选题】
离散 HopfielD 网络 ___
A. 具有联想记忆功能
B. 是多层反馈网络
【单选题】
C.是多层反馈网络 D.具有函数逼近功能 12033.单层感知器网络可以 ___
A. 实现样本分类
B. 实现函数逼近
【单选题】
C.进行优化计算 D.解决异或问题 12034.连续型 HopfielD 网络的神经元转移函数采用 ___
A. 对称型 SigmoiD 函数
B. 对称型阶跃函数
【单选题】
C.分段线性转移函数 D.阈值型转移函数 12035.在间接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结构中,神经网络辨识器用来获得 ___
A. 被控对象的正模型
B. 被控刘象的逆模型
C. 线性滤波器
D. 控制
【单选题】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顺序是 ___
A. 计算适配度、选择、交叉、变异、选择
B. 计算适配度、交叉、选择、变异
C. 计算适配度、交叉、变异
D. 计算适配度、选择、交叉、变异
【单选题】
能够往种群中引入新的遗传信息是以下哪种遗传算法的操作 ___
A. 变异
B. 复制
C. 优选
D. 交叉
【单选题】
哪种遗传算法的操作,能够从种群中淘汰适应度值小的个体 ___
A. 复制
B. 优选
C. 交叉
D. 变异
【单选题】
下面哪种类型的学习能够用于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 ___
A. 遗传算法
B. PID 神经网络
【单选题】
C.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 D.多层前向神经网络 12040.遗传算法将问题的求解表示成“染色体”,“染色体”实际上是 ___
A. 用编码表示的字符串
B. 存在于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
C. 种群
D. 各种数值
【单选题】
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时,作为示教人员必须事先接受过专门的培训才行,与示教作业人员一起进行作业的监护人员,处在机器人可动范围外时, ,可进行共同作业 ___
A. 必须事先接受过专门的培训
B. 不需要事先接受过专门的培训
C. 没有事先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也可以
D. 具有经验即可
【单选题】
___
A. 更换新的电极头
B. 使用磨耗量大的电极头
C. 新的或旧的都行
D. 电极头无影响
【单选题】
效率 ___
A. 相同
B. 不同
C. 无所谓
D. 分离越大越好
【单选题】
正常联动生产时,机器人示教编程器上安全模式不应该打到 位置上 ___
A. 管理模式
B. 编辑模式
C. 操作模式
D. 安全模式
【单选题】
示教编程器上安全开关握紧为 ON,松开为 OFF 状态,作为进而追加的功能,当握紧力过大时,为 状态 ___
A. OFF
B. ON
C. 不变
D. 急停报错
【单选题】
___
A. 无效
B. 有效
C. 延时后有效
D. 视情况而定
【单选题】
位置等级是指机器人经过示教的位置时的接近程度,设定了合适的位置等级时,可使机器人运行出与周围状况和工件相适应的轨迹,其中位置等级 ___
A. CNT 值越小,运行轨迹越精准
B. CNT 值大小, 与运行轨迹关系不大
C. CNT 值越大,运行轨迹越精准
D. 只与运动速度有关
【单选题】
试运行是指在不改变示教模式的前提下执行模拟再现动作的功能, 机器人动作速度超过示教最高速度时,以 ___
A. 示教最高速度来限制运行
B. 程序给定的速度运行
C. 示教最低速度来运行
D. 程序报错
【单选题】
机器人经常使用的程序可以设置为主程序, 每台机器人可以设置 主程序 ___
A. 1 个
B. 5 个
C. 3 个
D. 无限制
【单选题】
机器人三原则是由 提出的 ___
A. 阿西莫夫
B. 约瑟夫·英格伯格
C. 托莫维奇
D. 森政弘
【单选题】
当代机器人大军中最主要的机器人为 ___
A. 工业机器人
B. 军用机器人
C. 服务机器人
D. 特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