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安装具有几种规格的熔断器应在底座旁标明【】。___
A. 型号
B. 规格
C. 厂家
D. 编号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行人通过地区,当坑挖完不能马上立杆时,应设置围栏,在夜间要装设【】信号灯。___
A. 黄色
B. 绿色
C. 红色
D. 白色
【单选题】
人工开挖杆坑,坑深在1.7m时,应采用【】开挖。___
A. 一阶坑
B. 二阶坑
C. 三阶坑
D. 直接
【单选题】
实抄率、差错率和电费回收率是电费管理的主要【】。___
A. 考核指标
B. 考核标准
C. 考核项目
D. 考核制度
【单选题】
以铜带作为屏蔽层的铝芯挤包绝缘电缆,当电缆线芯截面积在70-150mm2及以下时,接地线截面不小于【】mm2。___
A. 10
B. 16
C. 25
D. 35
【单选题】
热收缩管和热收缩分支套的收缩覆盖物,当环境温度在【】以下时,应进行预热。___
A. -10℃
B. 0℃
C. 10℃
D. 15℃
【单选题】
高压断路器主要用于【】的配电设备的控制和保护。___
A. 0.4kV
B. 0.4kV及以上
C. 10kV
D. 10kV及以上
【单选题】
在高压电能传输中,一般用【】。___
A. 钢芯铝绞线
B. 钢缆
C. 铜芯线
D. 铝芯线
【单选题】
三相有功电能表的电压接入,要求按【】。___
A. 正序接入
B. 负序接入
C. 零序接入
D. 顺时接入
【单选题】
按《国家电网公司业扩供电方案编制导则》规定,负荷电流为【】以上时,宜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的接线方式。___
A. 40A
B. 50A
C. 60A
D. 80A
【单选题】
一般来说.电击比电伤的伤害度【】。___
A. 轻
B. 重
C. KONG
D. 无可比性
【单选题】
电路由【】和开关四部分组成。___
A. 电源、负载、连接导线
B. 发电机、电动机、母线
C. 发电机、负载、架空线路
D. 电动机、灯泡、连接导线
【单选题】
对升降板进行检验,试验时将其系于混凝土杆上,离地【】m左右。___
A. 0.8
B. 0.5
C. 1
D. 0.9
【单选题】
链条葫芦在使用时,【】。___
A. 可以超负荷使用,但不得增人强拉
B. 不得超负荷使用,不得增人强拉
C. 不得超负荷使用,但可增人强拉
D. 可以超负荷使用,可增人强拉
【单选题】
配电装置中,代表U相相位色为【】。___
A. 红色
B. 黄色
C. 淡蓝色
D. 绿色
【单选题】
当负载持续率大于【】时,应选用连续定额的电动机。___
A. 55%
B. 60%
C. 65%
D. 70%
【单选题】
电阻和电容串联的单相交流电路中的有功功率计算公式是【】。___
A. P=UI
B. P=UIcosφ
C. P=UIsinφ
D. P=Ssinφ
【单选题】
在测量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时,测试前应对被测设备进行充分接地放电。大容量设备停电后,对地放电至少【】。避免残余电荷,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___
A. 1min
B. 3min
C. 5min
D. 10min
【单选题】
《国家电网公司业扩供电方案编制导则》规定,二级重要电力客户应采用双电源或【】供电。___
A. 单电源
B. 应急电源
C. 双回路
D. 保安电源
【单选题】
高压断路器的额定电压表示断路器在运行中能长期承受的【】。___
A. 最高电压
B. 工作电压
C. 最低电压
D. 瞬时电压
【单选题】
避雷器是是一种保护电器设备等免受【】损害的装置。___
A. KONG
B. 电流
C. 雷击
D. 额定容量
【单选题】
可按【】倍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来选择单台电动机熔丝或熔体的额定电流。___
A. 0.5~0.6
B. 0.6~1.0
C. 1.5~2.5
D. 2.5~3.5
【单选题】
私自迁移供电企业的电能计量装置者,属于居民用户的,应承担【】/次的违约使用电费。___
A. 300元
B. 500元
C. 800元
D. 100元
【单选题】
运动导体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最大电动势时,导体与磁力线间的夹角应为【】度。___
A. 0
B. KONG
C. 45
D. 90
【单选题】
《国家电网公司营业抄核收工作管理规定》中要求抄表例日确定的原则是:每月25日以后的抄表电量不得少于月售电量的【】%,其中月末24时抄表电量不得少于月售电量的36%。___
A. KONG
B. 60
C. 70
D. 80
【单选题】
计量二次回路可以采用的线型有【】。___
A. 单股铜芯绝缘线
B. 多股铜芯绝缘软线
C. 单股铝芯绝缘线
D. 多股铝芯绝缘线
【单选题】
国家电网公司承诺:受理客户计费电能表校验申请后,【】个工作日内出具检测结果。___
A. 3天
B. 5天
C. 7天
D. 10天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对压接钳的要求:【】。___
A. 有足够的出力
B. 小型轻巧
C. 模具齐全
D. 一钳一用
【单选题】
在熔管的上端,还有一个【】,放置一低熔点熔片。___
A. 释放压力帽
B. 上静触头
C. 上动触头
D. 绝缘子
【单选题】
售电量是指供电企业通过【】测定并记录的各类电力用户消耗使用的电能量的总和。___
A. 电能计量装置
B. 电流表
C. 电压表
D. 功率表
【单选题】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业扩供电方案编制导则要求,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及以下的住宅用电每户容量宜不小于【】。___
A. 4kW
B. 8kW
C. 10kW
D. 12kW
【单选题】
人体触电伴随的高空坠落应该【】。___
A. 不属于触电事故
B. 属于触电引起的二次事故
C. 属于机械事故
D. 属于人为事故
【单选题】
水平拉线跨越道路时,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米。___
A. 4.5
B. 5.5
C. 6
D. 6.5
【单选题】
额定二次电流为5A的电流互感器,其下限负荷不得低于【】VA。___
A. 3.75
B. 1.25
C. 5
D. 2.5
【单选题】
非晶合金变压器空载损耗可比同容量的S9系列配电变压器平均下降【】左右。___
A. 0.65
B. 0.75
C. KONG
D. 0.95
【单选题】
三元件电能表用于【】供电系统测量和记录电能。___
A. 二相三线制
B. 三相三线制
C. 三相四线制
D. 三相五线制
【单选题】
当单相电能表相线和零线互换接线时,用户采用一相一地的方法用电,电能表将【】。___
A. 正确计量
B. 多计电量
C. 不计电量
D. 烧毁
【单选题】
测量低压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流时,若不允许断开线路时,可使用【】,应注意不触及其他带电部分,防止相间短路。___
A. 钳形电流表
B. 电流表
C. 电压表
D. 万用表
【单选题】
钳工用的台虎钳应固定在工作台或支架上使用,不能有摇晃现象,夹持工件时,只允许使用钳口最大行程的【】。___
A. 2/5
B. 3/5
C. 1/3
D. 2/3
【单选题】
用一个恒定电动势E和一个内阻Ro串联组合来表示一个电源,Ro=【】Ω时我们称之为理想电压源。___
A. 0
B. 10
C. 100
D. 1000
【单选题】
绝缘导线连接后必须用绝缘自黏带进行绝缘恢复,方法是从完整的绝缘层开始,每圈压叠【】带宽。___
A. 1/5
B. 1/4
C. 1/3
D. 1/2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了以下形式___
A. 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B. 统购包销和代购代销
C.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D.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E. 把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___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 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E. 我国进入了主义高级阶段
【多选题】
建国初期建立国营经济的途径有___
A. 没收官僚资本
B. 没收民族资本
C. 陆续收回外国资本企业
D. 各解放区原有的公营经济
E. 没收地主土地
【多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___
A.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 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条件是___
A.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B.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 有力的国际因素
E.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
【多选题】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___
A. 消灭富农分子
B. 消灭资本家
C. 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 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E. 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多选题】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___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 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 对内改造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E. 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多选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___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E.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___
A. 自愿互利
B. 稳步前进
C. 典型示范
D. 积极领导
E. 国家帮助
【多选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两面性表现为___
A.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 软弱性和妥协性
C. 剥削工人取得利润
D. 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E. 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低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包括___
A. 加工订货
B. 统购包销
C.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 经销代销
E. 全行业公私合营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___
A. 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 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政策
D. 全面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E. 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属于社会主义性质或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___
A. 国营经济
B. 资本主义经济
C. 个体经济
D. 外资经济
E. 合作社经济
【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___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的斗争
B. 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C. 守法和违法的斗争
D. 改造和被改造的斗争
E. 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
【多选题】
历史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十分成功的,因为___
A. 我国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B.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没有出现失误和偏差
D.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增强了人民的团结,得到了人民的普遍拥护
E.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
【多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能采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是因为___
A. 民族资产阶级有拥护宪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B. 中国共产党和民族资产阶级有长期的合作和统一战线关系
C. 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
D. 我国已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政权
E. 强大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造成私人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的历史经验包括___
A.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方式
C. 在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实际步骤,以不破坏生产力发展为前提
D.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E. 以整齐划一的形式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
【多选题】
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___
A. 使我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
B. 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C.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D. 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E. 以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多选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___
A. 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
B. 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
C. 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过于简单化
D. 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E.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多选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我们党先后提出的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包括___
A. “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C. 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基本路线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多选题】
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___
A.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多选题】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___
A.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 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多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___
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 敌我矛盾
D. 人民内部矛盾
【多选题】
5.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___
A. 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C. 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多选题】
上个世纪60年代,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要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两步走是指___
A. 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 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C.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D.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多选题】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
A.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B. 社会主义存在阶级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矛盾
C.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
D.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得到解决
【多选题】
下列关于党在五六十年代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的说法中正确的___
A. 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 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要比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C. 我国当前人口多,底子薄,要建成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至少需要五十年至一百年的时间
D. 社会主义在中国将很快建成,共产主义很快就会实现
【多选题】
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经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些有益的探索是___
A. 毛泽东曾经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 十一届三中全会划清了社会主义社会与过渡时期的界限,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
D. 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E. 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明___
A. 社会主义制度已在我国确立
B. 我国社会主义处于不发达阶段
C.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优越
E. 社会主义等于资本主义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___
A.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基础
B.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C. 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D.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E. 反对了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离开社会主义的“左”右倾错误
【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是___
A.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 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方面还都不完全、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D.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E. 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___
A.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 它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C. 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
D. 这说明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
E. 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多选题】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___
A.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
B. 是从实际出发的内在要求
C. 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D. 是认清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基础和前提
【多选题】
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有___
A. 生产力比较落后
B. 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
C.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完善
D. 上层建筑不成熟
【多选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___的小康
A. 低水平
B. 不成熟
C. 不全面
D. 发展很不平衡
【多选题】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___
A.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统一
B.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 排除“左”、右倾的干扰
D. 反对各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多选题】
关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两者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过程中
B.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指明了前进方向
C. 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D. 对遥远的未来做具体的设想和描绘,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导致实践的挫折
【多选题】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___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C. 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实现小康
E.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多选题】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___
A. “两个基本点”要围绕“一个中心”
B. “一个中心”离不开“两个基本点”
C. “两个基本点”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E.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集中概括
【多选题】
邓小平认为,从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算起,到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其依据是:___
A. 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B. 是由我国社会的阶级斗争这个主要矛盾决定的
C. 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与国际环境所决定的
D. 是由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国情决定的
E. 是由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