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下列车辆可以发放一星绿标的是___
A. 经改造后符合国Ⅱ标准的汽油车
B. 符合国Ⅰ标准的重型汽油车
C. 符合国Ⅲ标准的重型柴油车
D. 符合国Ⅰ标准的轻型汽油车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补标手续办理的说法错误的是___
A. 查验车辆外观,核对标志种类与实车是否一致。
B. 检验有效期内的车辆直接补办,超过检测有效期车辆同在用车检验流程。
C. 补领环保标志须当场粘贴在车辆指定位置。
D. 将《标志补领申请表》、行驶证复印件、车辆照片等材料无须存档
【多选题】
下列关于环保标志录入要求中错误的是___
A. 工作人员实名登陆 I/M 系统
B. 发放环保标志后可以暂不粘贴
C. 必须严格按照 I/M 系统要求,完整、正确地录入各项车辆信息和车主信息
D. 检查车辆手续,核查排放检测报告单
【多选题】
关于 I/M 监控系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 各场需设立监控设备专用房间,不得在专用设备间内摆放与检测无关的其他设施。
B. 各场需指定专人对监控设备进行管理
C. 每日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于 10 点前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将检查结果报送中心
D. 每月至少对监控设施进行一次集中检查
【多选题】
ASM 稳态加载工况使用分析仪取样探头应保证至少插入汽车排气管 ,并固定于排气管上。___
A. 350mm
B. 400mm
C. 450mm
D. 500mm
【多选题】
GB 18285-2018 中规定取样系统应在两次试验间至少连续清扫 ___。
A. 60s
B. 30s
C. 45s
D. 20 s
【多选题】
GB 18285-2018 中规定当试验场地的环境温度超过时 , 应启动冷却风机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___
A. 18℃
B. 20℃
C. 22℃
D. 室温
【多选题】
GB 18285-2018 中规定在试验期间,若分析仪检测到样气中 CO 与 CO2 的浓度之和应小于 ,或发动机在任何时间熄火,应终止测试,本次尾气排放测量结果无效。___
A. 10%
B. 8%
C. 6%
D. 4%
【多选题】
ASM5025 为稳态运行工况:在底盘测功机上根据机动车的基准质量,模拟机动车加速运行中的负荷,被检测机动车在此负荷下匀速运行,行驶速度为 25 km/h, 实际扭矩波动范围不容许超过设定值的 ___。
A. ±1%
B. ±5%
C. ±3%
D. ±4%
【多选题】
ASM 工况指北京稳态加载工况 ASM5025 工况稳定车速___km/h。
A. 20km/h
B. 25 km/h
C. 48 km/h
D. 24 km/h
【多选题】
如果在试验过程中由于发动机故障,使试验被迫终止,该车也被判定为___
A. 不合格
B. 合格
C. 不适合进行检测
D. 数据无效
【多选题】
在工作中,发现监控器出现黑屏等异常现象时应___
A. 不加理睬
B. 立即上报,协助设备管理人员调试监控柜,并做好记录。
C. 自己处理一下,如果不行再上报。
D. 每周通过信息交流平台上报中心一次。
【多选题】
如果分析仪没有通过 和 ,则应锁止,不得进行排放检测试验。___
A. 气体标定 泄漏检查
B. 零点校正 泄露检查
C. 气体标定 零点校正
D. 量距点标定 泄露检查
【多选题】
在每次开始测试前 2 min 内,分析仪应自动完成 、 和 。___
A. 零点校正 、环境温度测定、NOX残留量的检查
B. 泄露检查、环境空气测定、颗粒物残留量的检查
C. 零点校正 、环境空气测定、HC 残留量的检查
D. 泄露检查、环境温度测定、HC 残留量的检查
【多选题】
GB 18285-2018 中规定对独立工作的双排气管应采用___。
A. Y 型取样管对称双探头同时取样
B. H 型取样管对称双探头同时取样
C. 其中一个排气管进行取样
D. H 型取样管对称双探头分别取样
【多选题】
取样系统应在两次试验之间自动采用压缩空气连续清扫至少 ,取样探头至少插入汽车排气管 ___
A. 45s、400mm
B. 30s、400mm
C. 45s、300mm
D. 30s、300mm
【多选题】
当单点检查不通过时,应对排气分析仪进行维护保养或重新线性化处理,然后进行______。___
A. 五点检查
B. 四点检查
C. 零点检查
D. 二点检查
【多选题】
GB 18285-2018 中规定底盘测功机 进行一次滑行测试检查。___
A. 每月
B. 每天
C. 每周
D. 每十天
【多选题】
底盘测功机日常检查应首先进行 ,如果没能通过该试验,则进行 ___
A. 滑行试验 加载减速试验
B. 滑行试验 附加损失试验
C. 滑行试验 自由加速试验
D. 附加损失试验 自由加速试验
【多选题】
双排气管的汽油车采用双怠速法测取排气污染物排放值应取: ___
A. 两排气管污染物排放值中之小者;
B. 两排气管污染物排放值 之差;
C. 两排气管污染物排放值中之大者;
D. 两排气管污染物排放值 平均值
【多选题】
进行重型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测量排放烟度时,应测量 %、 %MaxHP 速度点的烟度, % MaxHP 速度点的氮氧化物。___
A. 100、 80、 60
B. 100 、80 、80
C. 100 、75 、50
D. 90、 80 、70
【多选题】
检查监控系统组成部分不包括___
A. 网络通讯设备
B. 底盘测功机状态监测系统
C. 环保信息卡读写器
D. 检测设备状态监视系统
【多选题】
视频系统检查内容为___
A. 视频信号、摄像头位置是否正常
B. 监控软件状态是否正常
C. 光纤收发器(光猫)运行是否正常
D. 读写天线运行是否正常
【多选题】
下列不属于检测场在验车前需要检查视频内容的是___
A. 视频服务器是否正常
B. 视频图像是否正常
C. 视频摄像头运行是否正常
D. 视频传输是否正常
【多选题】
当视频出现问题时,以下处理方法错误的是___
A. 及时电话沟通相关单位,汇报视频出现的问题。
B. 记录在车辆检测数据记录本中。
C. 按照相关单位的要求操作处理问题。
D. 处理完毕后及时汇报相关单位并详细记录
【多选题】
定期检测监督管理系统主要功能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
A. 车辆登记
B. 外观检查
C. 检测数据检测
D. 发标
【多选题】
以下哪些车辆不需要用手持设备(PDA)将检测结果写入环保标 志信息卡的:___
A. 新车
B. 农用车
C. 无法参加简易工况检测,利用其它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的车辆。
D. 参加简易工况检测,但读写器读写不成功的车辆
【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专机专用,只允许在计算机安装常规办公软件。
B. 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发现病毒应立即处理。
C. 监控设施出现问题时可自行调试。
D. 视频摄像头可以随意调试。
【多选题】
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___
A. 发现大面积病毒时可以自行处理
B. 可以随意更改监控设备的设置
C. 任何人不得随意调整、修改监控设施工作状态
D. 以上情况都不对
【多选题】
检测场出现停电等紧急状态下首先应该怎样做___
A. 关闭场内所有的设备
B. 停电后什么都不用做
C. 不用关闭所有设备
D. 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听从相关单位的安排
【多选题】
当空气量不足即过量空气系数λ______时,会有部分燃料不能完全燃烧而生成 CO。___
A. >1
B. <1
C. =1
D. 不能确定
【多选题】
ASM 稳态加载工况使用的分析仪器应在通电后最长 内达到稳定,在 内未经调整,零位及 HC,CO, NOx, CO2 的量矩点读数应稳定在准确度要求范围内。 ___
A. 30min 10min
B. 20min、5min
C. 30min、5min
D. 20min、10min
【多选题】
检验报告纸质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 年,电子档案保存 应不少于 年___
A. 10, 5
B. 5, 10
C. 10,6
D. 6, 10
【多选题】
空气过量系数(λ) 是指___
A. 燃烧 1kg 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的体积比
B. 燃烧 1kg 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的质量比
C. 燃料燃烧所需实际空气量和燃料质量之比
D. 燃料燃烧所需实际空气量和燃料体积之比
【多选题】
用双怠速法测量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程序中,下列哪一个程序不正确: ___
A. : 发动机由怠速工况加速到 0.7 额定转速,维持 30s 后,降至高怠速状态;
B. : 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不少于 400mm,并固定于排气管 上;
C. : 在高怠速状态维持 15s 后开始读数;
D. : 读取 30s 内的最高值,作为测量结果。
【多选题】
在用重型汽车指最大总质量大于 的车辆。___
A. 3000Kg
B. 3500Kg
C. 4000Kg
D. 4500Kg
【多选题】
检测柴油车时发生“飞车”现象应紧急处理措施是___
A. 应立即切断供油,立即将油门松到底,断电,并握稳方向盘,不得在滚筒上强行踩刹车。
B. 鸣笛请求其他检测员的帮助。
C. 跳车,以保证人身安全。
D. 什么都不用做。
【多选题】
下列不属于气体污染物的是___
A. 一氧化碳(CO)
B. 氮氧化物(NOX)
C. 二氧化碳(CO2)
D. 碳氢化合物(HC)
【多选题】
所谓怠速工况,是指发动机无负载运转状态,即:___
A. 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
B. 变速器处于空档位置(自动变速器处于“停车”或“P”档)
C. 采用化油器供油系统的车阻风门处于关闭位置
D. 油门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
【多选题】
汽车的最大总质量(GVM) ___
A. 汽车生产企业提出的技术上允许的最大质量。
B. 汽车生产企业提出的整备最大质量
C. 汽车生产企业提出的最大总质量
D. 汽车生产企业提出的最大满载质量
【多选题】
下列不属于环境情况测试装置的是___
A. 温度计
B. 光度计
C. 湿度计
D. 气压计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是___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从严治党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坚持党的领导
【单选题】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敌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___
A. 全面从严治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单选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跨过了实现现代化建设___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
A. 第一步
B. 第二步
C. 第三步
D. 总体
【单选题】
在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中,重点解决好___问题,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
A. 西部地区贫困
B. 中西部地区贫困
C. 老少边穷地区贫困
D. 深度贫困
【单选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___”。
A. 建成
B. 全面
C. 实现小康水平
D. 实现均衡发展
【单选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讲的是___.
A. 发展水平
B. 发展程度
C. 发展阶段
D. 发展目标
【单选题】
党的___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
A. 十八大
B. 十八届三中全会
C. 十八届四中全会
D. 十八届五中全会
【单选题】
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国经济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___增长。
A. 中速
B. 中高速
C. 快速
D. 高速
【单选题】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___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A. 2000年
B. 2005年
C. 2010年
D. 2015年
【单选题】
___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A. “双创”战略
B.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 可持续发展战略
D. 科教兴国战略
【单选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中,___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A. 我国现行标准下
B. 联合国标准
C. 世界银行标准
D. 参照其他发展中国家标准
【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从现在到___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A. 2020年
B. 2030年
C. 2035年
D. 2050年
【单选题】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___
A. 实现中国梦 
B. 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实现和完成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
D.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单选题】
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和政府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___
A. 稳中求进 
B. 提质增效 
C. 又快又好 
D. 多快好省
【单选题】
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全国人民,着力___
A.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B. 调增长、稳结构、促改革 
C. 稳增长、促结构、调改革 
D. 促增长、调结构、稳改革
【单选题】
全面深化改革以___出发点和落脚点。
A. 为人民服务 
B.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 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D.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单选题】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___
A. 基础性作用 
B. 决定性作用 
C. 关键性作用 
D. 核心性作用
【单选题】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___
A. 坚持创新 
B. 坚持发展 
C. 坚持改革 
D. 坚持开放
【单选题】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___
A. 政治体制改革 
B. 经济体制改革 
C. 文化体制改革 
D. 社会体制改革
【单选题】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___
A.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B.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C. 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单选题】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___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A.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B.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C. 党的领导、依法治国 
D. 依法治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单选题】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___
A. 简政放权 
B. 转变政府职能 
C. 建设廉洁政府 
D. 建设服务型政府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其中___是根本保障。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单选题】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___
A.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B.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C.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D.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单选题】
国际经济竞争说到底是___的竞争。
A. 创新能力 
B. 综合国力 
C. 军事实力 
D. 文化凝聚力
【单选题】
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___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A. 宪法至上 
B. 法律至上 
C. 全民守法 
D. 违法可耻
【单选题】
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___
A. 城乡不同步 
B. 城乡二元结构 
C. 城乡分割结构 
D. 城乡经济不协调
【单选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___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A. 2015 
B. 2020 
C. 2025 
D. 2030
【单选题】
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___,也抓改革___,更抓改革___,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___
A. 方案协同落实协同效果协同 
B. 督察协同落实协同效果协同 
C. 方案协同督查协同效果协同
D. 方案协同落实协同督查协同
【单选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___改革。
A. 宪法体制 
B. 民法体制 
C. 司法体制 
D. 行政体制
【单选题】
___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 改革开放 
B. 三个代表 
C. 科学发展观 
D. 执政为民
【单选题】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___,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 科学发展观 
C. 社会体制 
D. 经济体制
【单选题】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___是战略目标。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在以下哪次会议中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___
A. 十八届三中全会 
B. 十八届四中全会 
C. 十八届五中全会
D. 十八届六中全会
【单选题】
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___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A. 各地区各部门 
B. 基层干部 
C. 人民群众 
D. 改革
【单选题】
对涉及风险因素和敏感问题的改革试点,要确保___。
A. 优先推进 
B. 落实到位 
C. 风险可控 
D. 蹄疾步稳
【单选题】
党的___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我国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A. 十八届三中全会 
B. 十八届四中全会 
C. 十八届五中全会 
D. 十八届六中全会
【单选题】
要准确把握改革试点方向,把___作为核心任务,发挥试点对全局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要加强试点工作统筹,科学组织实施,及时总结推广。要对试点项目进行清理规范,摸清情况,分类处理。
A. 规划布局 
B. 督查落实 
C. 重大改革推进 
D. 制度创新
【单选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新发展理念是相通的,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最终目标是形成___。
A.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B. 结构转型升级 
C. 经济快速增长 
D. 经济增长新机制
【单选题】
抓改革方案落实,要发挥好___两个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
A. 中央和地方 
B. 部门和地方 
C. 中央和部门 
D. 上级和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