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83.当QF停止发电或其端电压低于蓄电池电压时,NL中的二极管处于反向截止状态,这种状态可防止蓄电池经NL()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放电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填空题】
184.无级调速机车主手柄在前三位时,___ 触头断开,柴油机转速下降。
【填空题】
185.无级调速机车主手柄在前三位时,___ 触头断开,柴油机转速下降。 
【填空题】
186.牵引电动机环火,轻者烧损___ 和刷架,严重时可将电机绕组烧断。 
【填空题】
187.当因水温高使柴油机卸载后,应将主手柄置于“0”或位,待水温降低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将WJ的触头断开,使___失电,柴油机方能加载。
【填空题】
188.启动柴油机时,闭合4K,RBC线圈得电,()RD电路, 燃油系投入工作。
【填空题】
189.换向手柄置于前进位,司机控制器KZ中的3号触指闭合,牵引电空阀线圈___ 得电,机车呈牵引工况、
【填空题】
190.当某牵引电动机故障时,利用___ 断开故障电动机电路,以使其它牵引电动机可以继续投人工作。
【填空题】
191.柴油机长时问停机启机前应进行甩车.如不进行甩车时,将可能产生“油锤”,或___ 的严重故障:
【填空题】
192.油压继电器的执行机构由动触头、___ 和弹簧片组成。
【填空题】
193.空转继电器的构造与接地继电器相似,但没有()装置。
【填空题】
194.当主手柄在“保”位,走车电路中(政) 断开,通过与之并联的LLC常开触头向走车电路供电,防止高位起车
【填空题】
195.中继阀的作用是接受自阀的控制而直接操纵(的压力变化,从而使列车制动、保压和缓解。
【填空题】
196.列车车辆制动机为一次缓解型,JZ-7型空气制动机客货车转换阀手柄置于客车位时,当制动管有漏泄,或自阀置于常用制动区后误将手把在制动区向左移动时,会使列车制动机发生(),严重时其至会导致发生列车放飚事故。
【填空题】
197空气制动机工作风缸外漏是指工作风缸及其泄漏将压力空气漏至___。
【填空题】
198.JZ-7型制动机中,副阀缓解位的通路,当制动管减压时,副阀柱塞尾端将工作风缸和()连 通。
【填空题】
199.JZ-7型空气制动机客货车转换阀置于货车位,自阀制动后,制动管保压良好,但降压快,甚至常用制动时起非常,自阀手柄前两位增压缓慢,为()及其 管路泄漏。
【填空题】
200.JZ-7型空气制动机分配阀变向阀柱塞卡滞后的处理方法是:将制动阀手柄移至制动无效时的作用位置,然后轻轻___ 故障的变向阀体,一般情况下故障便能消失。
【填空题】
201.JZ-7型空气制动机分配阀紧急制动位时,副阀部的作用是:副阀是制动位,保持阀使降压风缸压力保持为28-340PAa以提高机车与车辆缓解的一致性,其他各阀与___ 位相同。 
【填空题】
202JZ_7型空气制动机自阀运转位单阀制动区时,总风过向单独作用管充气,使___ 呈制动位。  
【填空题】
203.JZ-7型空气制动机,当工作风缸压力降压与制动管压力相同后,工.作风缸与制动管压力仍继续同时下降为工作风缸()。
【填空题】
204.JZ-7型空气制动机自阀重联柱塞阀,当自阀手柄在取柄位时,柱塞右移,沟通自锁→中均管4的通路,使中继阀()。
【填空题】
205.常用限压阀的限制压力为(  ),紧急限压阀的限制压力为450kPa。( 条件:列车制动管定压500kPa时)
【填空题】
206.中继阀管座上有列车管,总风缸管,中均管,过充管,___共五根管。
【填空题】
207.JZ-7型制动机单阀有单独缓解位,运转位,()三个作用位置。
【填空题】
208.JZ-7型制动机自阀管座上有均衡风缸管、列车管、总风缸管、中均管、撒砂管、()、遮 断伐管、单独缓解管、单独作用管共九根管。
【填空题】
209.制动装置由制动机、___ 和手制动机三部分组成。
【填空题】
211.当空气乐缩机停止工作时,止回阀可防止总风缸的保综空气向() 逆流,以减少压缩空气的泄漏。
【填空题】
212.分配阀紧急部主要由膜板活塞、柱塞杆、放风网,放风弹簧及三个___等组成。 
【填空题】
213.JZ-7型制动机由()、 制动机及其辅助装置两大部分组成。 
【填空题】
214.运行中冷却装置发生周期性“喀冬喀冬”声时为液压马达___破损。
【填空题】
215.运用中对轮对检查的技术要求中规定:轮箍踏面磨耗深度不超过7mm,使用报废限度为___ mm。
【填空题】
216.内燃机车车体钢结构按承载方式,一般可分为承载车体和___
【填空题】
217.一般电阻的阻值与()成正比,与导体截面积成反比。
【填空题】
218.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流与通过各用电器的___ 相等。P8T36
【填空题】
219.当把三极管接人电路中时,___ 电流的微小变化,将引起集电极电流及发射极电流较大的变化。  P14T73
【填空题】
220.电器的灭弧装置属于电器的___ 。P15T82
【填空题】
221.触头按用途分为___ 和辅助触头。P16T83
【填空题】
222.机车电器按其执行机构的不同可分为有触点电器和___ : P17T88
【填空题】
223.直流串励发电机的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用___ 电流励磁。 PI8T93
【填空题】
224.由4个桥臂和___ 所组成的电路叫电桥电路。P27T12
推荐试题
【单选题】
___0156.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防护( )的主要措施。
A. 球雷
B. 直击雷
C. 感应雷
D. 二次放电
【单选题】
___0157.多台单相电焊机宜均匀地接在( )相线路上。
A. 单相
B. 两相
C. 三相
D. 四相
【单选题】
___0158.当一台整流设备向几个镀槽( )供电时,( )在镀槽附近设置防腐型就地控制箱。
A. 单独;应
B. 单独;不应
C. 同时;应
D. 同时;不应
【单选题】
___0159.蓄电池车充电时,每辆车宜采用( )充电回路,并应能( )调节。
A. 共同;同时
B. 共同;分别
C. 单独;同时
D. 单独;分别
【单选题】
___0160.插拔插头时,应保证电气设备和电气装置处于( ),同时人体不得( )插头的导电极,并避免对电源线施加外力。
A. 工作状态;靠近
B. 工作状态;触及
C. 非工作状态;靠近
D. 非工作状态;触及
【单选题】
___0161.通信线路与电力线路使用( )电线或电缆时,( )与该电力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A. 不同;应
B. 不同;不应
C. 同一;应
D. 同一;不应
【单选题】
___0162.停电后,操作人员需及时撤离的施工现场,必须装设自备电源的( )。
A. 局部照明
B. 综合照明
C. 应急照明
D. 安全照明
【单选题】
___0163.含有大量尘埃但无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选用( )。
A. 开启式照明器
B. 防爆型照明器
C. 防振型照明器
D. 防尘型照明器
【单选题】
___0164.正常湿度一般场所,选用( )。
A. 开启式照明器
B. 耐酸碱型照明器
C. 防尘型照明器
D. 防振型照明器
【单选题】
___0165.在一般作业场所,应使用( )手持电动工具。
A. 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单选题】
___0166.关于手持电动工具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时,操作者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B. 在狭窄作业场所操作时,可无人监护
C. 在湿热、雨雪等作业环境,应使用具有相应防护等级的工具
D. 工具的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
【单选题】
___0167.手持电动工具使用单位必须有( )进行定期检查。
A. 安全负责人
B. 安全管理人员
C. 专职人员
D. 从业人员
【单选题】
___0168.手持电动工具( )至少检查一次。
A. 每周
B. 每月
C. 每季度
D. 每年
【单选题】
___0169.手持电动工具的维修必须由( )单位认可的维修单位进行。
A. 销售单位
B. 原生产单位
C. 使用单位
D. 营销单位
【单选题】
___0170.每台交流电动机应分别装设( )短路保护。
A. 相连
B. 并列
C. 相间
D. 单独
【单选题】
___0171.连续运行的( )相交流电动机,当采用( )断路器保护时,宜装设断相保护。
A. 三;低压
B. 三;高压
C. 四;低压
D. 四;高压
【单选题】
___0172.照明变压器必须使用( )。
A. 自耦变压器
B. 行灯变压器
C. 双绕组型安全隔离变压器
D. 控制变压器
【单选题】
___017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规定,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作为间接接触防护电器的回路时,( )装设保护导体。
A. 必须
B. 严禁
C. 可
D. 不宜
【单选题】
___017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规定,保护接地中性导体应按( )进行绝缘。
A. 实际出现的最低电压
B. 实际出现的最高电压
C. 预期出现的最低电压
D. 预期出现的最高电压
【单选题】
___017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规定,装置外可导电部分( )作为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的一部分。
A. 必须
B. 严禁
C. 可
D. 不宜
【单选题】
___017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规定,同一配电室内相邻的两段母线,当任一段母线有一级负荷时,相邻的两端母线之间应采取( )措施。
A. 防雷
B. 防潮
C. 防噪声
D. 防火
【单选题】
___017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规定,高压及低压配电设备设在( )室内,且两者有一侧柜有裸露的母线时,两者之间的净距不应( )2m。
A. 同一;大于
B. 同一;小于
C. 不同;大于
D. 不同;小于
【单选题】
___0178.配电室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级。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单选题】
___0179.配电室( )设在建筑物地下室最底层。
A. 必须
B. 严禁
C. 可
D. 不宜
【单选题】
___0180.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 21—2010)规定,电业工作场所( )利用任何管道、栏杆、脚手架悬吊重物和起吊设备。
A. 必须
B. 禁止
C. 可
D. 不宜
【单选题】
___0181.冬季室外作业采用临时取暖设施时,必须做好相应的( )。
A. 防火措施
B. 防潮措施
C. 防虫措施
D. 防尘措施
【单选题】
___0182.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闪点是指在标准条件下,使液体变成蒸汽的数量能够形成可燃性气体或空气混合物的( )液体温度。
A. 最低
B. 最高
C. 一般
D. 平均
【单选题】
___0183.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引燃温度是指可燃性气体与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在规定条件下被热表面引燃的( )温度。
A. 最低
B. 最高
C. 一般
D. 平均
【单选题】
___0184.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是指物质本身是可燃性的,能够产生可燃性气体、蒸气或薄雾。
A. 可燃性物质
B. 可燃性气体或蒸气
C. 可燃液体
D. 可燃薄雾
【单选题】
___0185.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是指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引燃后燃烧将在全范围内传播。
A. 高挥发性液体
B.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C. 爆炸性气体环境
D. 爆炸危险区域
【单选题】
___0186.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是指在大气条件下,气体或蒸气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引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A. 高挥发性液体
B.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C. 爆炸性气体环境
D. 爆炸危险区域
【单选题】
___0187.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是指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区域。
A. 爆炸性气体环境
B. 非爆炸性气体环境
C. 爆炸危险区域
D. 非爆炸危险区域
【单选题】
___0188.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是指在空气中能燃烧或无焰燃烧并在大气压和正常温度下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A. 可燃性粉尘
B. 导电性粉尘
C. 可燃性飞絮
D. 爆炸性粉尘环境
【单选题】
___0189.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是指在大气环境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A. 可燃性粉尘
B. 导电性粉尘
C. 可燃性飞絮
D. 爆炸性粉尘环境
【单选题】
___0190.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是指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粉尘、薄雾、纤维或飞絮的形式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引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A. 可燃性粉尘
B. 爆炸性环境
C. 可燃性飞絮
D. 爆炸性粉尘环境
【单选题】
___0191.《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规定,在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是( )。
A. 零级释放源
B. 连续级释放源
C. 一级释放源
D. 二级释放源
【单选题】
___0192.《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规定,贮有可燃液体的容器上的排水口处,在正常运行中,当水排掉时,该处可能会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可划为( )。
A. 连续级释放源
B. 二级释放源
C. 一级释放源
D. 零级释放源
【单选题】
___0193.《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规定,爆炸危险环境中( )可定为通风良好场所。
A. 露天场所
B. 敞开式建筑物
C. 非敞开建筑物
D. 封闭区域
【单选题】
___019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规定,非敞开建筑物,建有永久性的开口,使其具有自然通风的条件,可定为( )。
A. 密闭场所
B. 一般通风场所
C. 露天场所
D. 通风良好场所
【单选题】
___0195.《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规定,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重的可燃物质时,厂房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 )每小时两次,且换气不受阻碍,厂房地面上高度1m以内容积的空气与释放至厂房内的可燃物质所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浓度应小于( )。
A. 少于;爆炸上限
B. 小于;爆炸下限
C. 大于;爆炸下限
D. 大于;爆炸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