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___
A. 《新民主主义论》
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 《(共产党人)发刊词》
D. 《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著作是___
A. 《(共产党人)发刊词》
B. 《新民主主义论》
C.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多选题】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___。
A. 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C. 建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D. 建立了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多选题】
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___
A. 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B.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 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D. 毛泽东思想回答了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与农民革命联系起来的问题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___
A. 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
B. 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南
C.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___
A. 思想形式
B. 指导形式
C. 民族形式
D. 理论形式
【多选题】
表明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全党正式确定下来的标志是___。
A. 1943年7月王稼祥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道路》
B. 中共六届七中全会的召开
C. 刘少奇在中共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D. 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
【多选题】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是___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
C. 政策和策略理论的形成
D.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多选题】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科学评价的历史文献是___。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多选题】
1939年至1940年,毛泽东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文献是___
A. 《新民主主义论》
B.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 《〈共产党人〉发刊词》
【多选题】
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是___
A. 坚持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B. 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
C.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D. 坚持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多选题】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___
A.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B. 1840年以后中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C. 1919年以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 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多选题】
毛泽东最早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___
A. 《井冈山的斗争》
B.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反对本本主义》
【多选题】
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___
A. 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B. 争取多数,反对少数
C.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D. 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多选题】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思想理论条件是___
A. 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B.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 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 20世纪前中期中国政局的变动
【多选题】
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段论述提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___
A. 基本内容
B. 主要斗争形式
C. 战略阵地
D. 基本原则
推荐试题
【多选题】
20、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中期,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有( )
A. 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没有得到清理
B. 共产国际的错误影响和瞎指挥
C. 八七会议后党内存在浓厚的“左”倾情绪
D. 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
E. 对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
【多选题】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抗日战争爆发前,毛泽东撰写的理论著作有( )
A. 《反对本本主义》
B.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 《论持久战》
D. 《矛盾论》
E. 《实践论》
【多选题】
1937年2月,在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中,中共中央在五项要求基础上保证( )
A. 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
B. 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
C. 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 ;
D. 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
E. 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多选题】
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1937年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
C.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D. 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E. 1937年9月八路军开赴前线,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
【多选题】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 )
A. 国民党官兵贪生怕死
B. 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
C. 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的路线
D. 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E. 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实行的“三三制”原则是( )
A. 工人阶级占三分之一
B. 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
C. 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
D. 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E. 农民阶级占三分之一
【多选题】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著作是 ( )
A. 《论持久战》
B. 《 <共产党人>发刊词》
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 《新民主主义论》
E. 《论人民民主专政》
【多选题】
20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运动,其主要内容是 ( )
A.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党风
C.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D.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E. 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党风
【多选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 )
A. 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
B. 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C. 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拼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D. 百折不饶、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
E. 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多选题】
二次大战以后,美国在中国追求的目标有( )。
A. 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
B. 避免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C. 蒋介石政府成为它在亚洲的主要支持者,稳定亚洲战线
D. 遏制苏联以防中共和苏联结盟
E. 把中国作为倾销商品、获取廉价原料和进行自由投资的场所。
【多选题】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多次要求中共派代表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 敷衍国内外舆论,掩盖战争准备
B. 诱使中共交出政权和军队
C. 拖延时间做好内战准备
D. 实现和平民主
E. 实现中国统一
【多选题】
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指出: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 )。
A. 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反人民性质的
B. 人心的向背,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C. 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是暂时的
D. 美国的援助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
E. 人民解放战争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性质
【多选题】
1947年6月底,中共中央决定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首先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并相互策应的三路大军是( )。
A. 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
B.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
C. 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
D. 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
E. 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
【多选题】
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 )。
A.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B. 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C. 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D. 没收富农全部的土地及财产
E. 不分男女,统一分配土地,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多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构成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国统区人民民主爱国斗争的事件有( )。
A. 一二、一运动
B. 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C. 台湾“二、二八”起义
D. 城市抢米风潮
E.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多选题】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是( )
A.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实事求是的作风
C.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D.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团结协作的作风
E.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