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感应加热淬火时,若频率为 50kHZ,则淬硬层深度为___。
A. 17—22.5mm
B. 16—18mm
C. 1—2.5mm
D. 10—15mm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常用地址符___代表进给速度。
A. I
B. F
C. D
D. Z
【单选题】
关于加工中心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___。
A. 工序集中
B. 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C. 工序分散、不集中
D. 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单选题】
粗车→半精车工件外圆表面的 IT 值为___。
A. 11—13
B. 8—9
C. 10
D. 16
【单选题】
加工中心执行顺序控制动作和控制加工过程的中心是___。
A. 基础部件
B. 主轴部件
C. 数控系统
D. ATC
【单选题】
___表示英制输入的指令。
A. G20
B. M18
C. G19
D. M20
【单选题】
提高机床动刚度的有效措施是___。
A. 增大摩擦
B. 增大切削用量
C. 增大阻尼
D. 减小阻尼
【单选题】
粗镗(扩)→半精镗→磨工件内孔表面的 IT 值为___。
A. 7—8
B. 15—17
C. 24
D. 16.5
【单选题】
当前,加工中心进给系统的驱动方式多采用___。
A. 气压、油压混合伺服进给系统
B. 油压伺服进给系统
C. 电气伺服进给系统
D. 液压电气联合式
【单选题】
粗磨的工序余量为___mm。
A. 0.3
B. 11
C. 0.9
D. 1.7
【单选题】
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装置由刀库、___组成。
A. 机械手和控制系统
B. 主轴和控制系统
C. 机械手和驱动机构
D. 控制系统
【单选题】
三坐标测量机基本结构主要有传感器、___组成。
A. 编码器、双向目镜、数据处理系统四大部分
B. 放大器、反射灯三大部分
C. 机床、数据处理系统三大部分
D. 驱动箱两大部分
【单选题】
按主轴的种类分类,加工中心可分为单轴、双轴、___加工中心。
A. 不可换主轴箱
B. 三轴、五面
C. 复合、四轴
D. 三轴、可换主轴箱
【单选题】
用轨迹法切削槽类零件时,精加工余量由___决定。
A. 精加工刀具材料
B. 半精加工刀具材料
C. 半精加工刀具尺寸
D. 精加工刀具密度
【单选题】
转塔头加工中心的主轴数一般为___个。
A. 15—19
B. 4
C. 6—12
D. 3
【单选题】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是___。
A. 先读小数、再读整数,把两次读数相减,就是被测尺寸
B. 先读整数、再读小数,把两次读数相加,就是被测尺寸
C. 读出小数,就可以知道被测尺寸
D. 读出整数,就可以知道被测尺寸
【单选题】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的判别式函数为___。
A. F= XiYe+ XeYi
B. F=XeYi-XiYe
C. F= XiYi+XeYe
D. F= Ye- Yi
【单选题】
机床转动轴中的滚珠丝杠必须___进行检查。
A. 每一年
B. 每两年
C. 每三年
D. 每半年
【单选题】
___只接收数控系统发出的指令脉冲,执行情况系统无法控制。
A. 定环伺服系统
B. 半动环伺服系统
C. 开环伺服系统
D. 联动环伺服系统
【单选题】
测量孔的深度时,应选用___。
A. 内径余弦规
B. 深度千分尺
C. 内径三角板
D. 块规
【单选题】
深度千分尺的测微螺杆移动量是___。
A. 0.25mm
B. 25mm
C. 35mm
D. 0.35mm
【单选题】
深度千分尺的测微螺杆移动量是___。
A. 15mm
B. 25mm
C. 35mm
D. 45mm
【单选题】
某系统在电动机轴端拾取反馈信息,该系统属于___。
A. 开环伺服系统
B. 半闭环伺服系统
C. 闭环伺服系统
D. 定环伺服系统
【单选题】
___表示主轴定向停止的指令。
A. M19
B. M18
C. G19
D. M20
【单选题】
直流小惯量伺服电动机在 1s 内可承受的最大转距为额定转距的___。
A. 开环伺服系统
B. 10 倍
C. 闭环伺服系统
D. 定环伺服系统
【单选题】
在钢的编号中,40Cr 表示含铬___。
A. 小于 1.5%
B. 等于 2%
C. 大于 2.5%
D. 等于 2.5%
【单选题】
机床中的各开关按钮和键是否正常灵活是___首先应检查的项目。
A. 试刀过程中
B. 通电后
C. 加工过程中
D. 加工以后
【单选题】
___不适宜采用退火工艺。
A. 高碳钢
B. 形状复杂的零件
C. 低碳钢
D. 切削性能较高的零件
【单选题】
每把刀首次使用时必须先验证它的___与所给补偿值是否相符。
A. 刀头长度
B. 刀杆长度
C. 实际长度
D. 理论长度
【单选题】
感应加热淬火时,若频率为 1—10kHZ,则淬硬层深度为___。
A. 17.5mm 以上
B. 26—48mm
C. 2—8mm
D. 9mm 以上
【单选题】
基本尺寸是___的尺寸。
A. 设计时给定
B. 测量出来
C. 计算出来
D. 实际
【单选题】
把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的位置称:___。
A. 对刀点
B. 换刀点
C. 调刀点
D. 零点
【单选题】
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___。
A. 上偏差
B. 下偏差
C. 误差
D. 公差带
【单选题】
转塔头加工中心的主轴数一般为___个。
A. 3—5
B. 24
C. 28
D. 6—12
【单选题】
相配合的孔与轴尺寸的___为正值时称为间隙。
A. 代数差
B. 代数和
C. 乘积
D. 任意值
【单选题】
当前,加工中心进给系统的驱动方式多采用___。
A. 液压伺服进给系统
B. 电气伺服进给系统
C. 气动伺服进给系统
D. 液压电气联合式
【单选题】
尺寸链中每___个尺寸为一环。
A. 21
B. 30
C. 1
D. 15
【单选题】
已知直线经过点 P(0.b),且斜率为 K 可得___方程。
A. 点斜式
B. 斜截式
C. 两点式
D. 截距式
【单选题】
国标 GB1182-80 中形位公差有___个项目。
A. 12
B. 13
C. 14
D. 15
【单选题】
___表示主轴正转的指令。
A. M90
B. G01
C. M03
D. G91
【单选题】
符号“⊥”在位置公差中表示___。
A. 同轴度
B. 垂直度
C. 对称面弯度
D. 圆弧度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 对立统一规律
B. 普通联系规律
C. 永恒发展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单选题】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 唯条件论观点
B. 外因论观点
C. 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
D. 唯物辩证法观点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单选题】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单选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 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 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单选题】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单选题】
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 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 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 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单选题】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 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单选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单选题】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
A. 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
B. 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
C. 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D. 辩证否定的原理
【单选题】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 激变论的观点
D. 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单选题】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
A.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 经验论的错误
C.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D. .激变论的错误
【单选题】
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
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单选题】
“某一豆荚中结出几粒豆,某条狗的尾巴有几寸长,不多不少,不长不短,这些都是必然的。”这种观点是
A. 把必然性绝对化
B. 把偶然性当作了必然性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D. 唯心主义宿命论
【单选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 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题】
实践的主体是()。
A. 绝对精神
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人
D. 人的意识
【单选题】
实践的客体是()。
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 世界
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 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单选题】
实践的中介是()。
A.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 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单选题】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单选题】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智力是自然发展的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单选题】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
A.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 从感觉和感觉到表象的过程
C.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单选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单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是()。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不可靠,理性认识可靠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单选题】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 感觉
B. 知觉
C. 表象
D. 分析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 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 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 从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单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单选题】
感觉.知觉.表象是()。
A.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概念.判断.推理是()。
A.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单选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 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 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 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单选题】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单选题】
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单选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单选题】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题】
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A. 可知论
B. 不可知论
C. 唯理论
D. 经验论
【单选题】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A. 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 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 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单选题】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 要善于观察事物
B. 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 要善于思考问题
D.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需要有理性的指导
【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A. 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 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 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 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